据说在解放后,主席他老人家可是鼓励百姓生孩子,孩子生的多的人家还会有奖励,这才短短的三十年时间……吃了晚饭馨妍收拾了碗筷,就不在纠结这件事情了,她现在已经三个孩子,个个聪明健康,以后不能在生孩子,虽然遗憾可也不会伤心。可怜那些只有一个孩子的人家,还有没结婚的年轻男女,真被用工作做威胁,也只能一辈子遗憾了,毕竟一个孩子太过孤单,父母撒手人寰独生子女连个亲人都没了。
不过这个世界就没有一成不变的事,从远的说,最初的生孩子有奖励算,到如今的生孩子要控制。就是近的政策,大学停招,打击实权派运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大学开招,再到运动结束,再到知青回城。这条计划生育的政策,谁也不知道哪天会再次出现变动。老话常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转到哪就是哪呗。
进了腊月,馨妍空闲时间就开始做过年的东西,除了留在家里吃用的,剩下的馨妍准备给孙建国多寄点。孙建国就是不在信里提及,馨妍也能猜到给他寄的吃的,肯定会跟战友分享。以孙建国对自己人大方的性格,送去的东西他可能也只能尝尝味道,馨妍也愿意依旧给他寄东西。记得以前在哪本书里看到过一句话,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
馨妍不觉得自己有什么能力,但她手里不缺钱,她也不需要对其他军人有什么责任感,她只要知道,每次寄去的东西就算孙建国只能尝一点点,就已经让馨妍心满意足。吃的再少总归是吃到了,至少孙建国能从每月的东西个家信中,知道家里都好好的,至少馨妍能知道他依旧安全也活着,还好好的尝到送去的东西。
价值观不同,所以看待实物的角度也不相同,在馨妍看来能用一点钱,就知道这么多已经特别的划算。反之,孙建国把东西分享出去,吃人的嘴短,在战场上替孙建国挡子弹的事或许太夸张,可总会增加在战火中有余力的同时,顺手拉孙建国一把的几率?不要小看一点点的几率,要知道运气往往也是实力的一种,有准备的人比什么都没准备的人多了一些机会。
初十这天,馨妍跟爹爹一起,用自行车载着两布袋的东西,去了老领导打过招呼的后勤部门,到了地方熟门熟路的把东西放好位置,跟后勤的人打了招呼,包了一包卤rou给他们尝尝,父女两人就骑自行车回家了。军需押送到达前线最快也要十多天的时间,馨妍算着孙建国收到东西的时间,已经快年底。这次除了吃喝,鞋子衣服也带了两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