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真不是一般的软。皇后明面上劝着要再查查、说不定能还两位皇子一个清白,其实事情都出了,哪里还有什么清白。但这句话到底是得着了宣帝这个当爹的心,可以说是脑子一热就去查齐珂了。
结果现在倒好,大理寺的板子也打了,齐珂杖责之下还是没有改口,反倒激起士林义愤,将吴王魏王的事情又宣扬一遍还不够,现在又翻出吴王当初如何算计齐珂的事情来。
但这件事最尴尬之处,就是吴王动机为何。
若是在中秋之前翻出来,其实吴王给自己开解的余地还是很大的,说白了齐珂纵然有才华,也不过就是个并无背景的学子罢了,又不是什么卧龙凤雏之类得一可安天下的旷世奇才。
然而,现在经过了中秋之事,说到吴王曾经不择手段地迫使齐珂成为幕僚,纵然老成如英国公,严肃如晏司马,都在互相对视之间都有点难言难说的尴尬。
毕竟,齐珂这个年轻人,长得确实挺清秀的……
而此刻在朝堂上,更尴尬的除了身为吴王亲爹的宣帝之外,大概就是身为吴王岳丈的昌德伯,以及身为魏王岳丈的沂阳侯了。两位堪称天旭年间最尴尬的泰山也对视了一眼,想哭的心都有,最终还是昌德伯战战兢兢地硬着头皮出来辩解,到底他也是齐珂的族叔,说话也稍微合适些:“陛下,据臣所闻,齐珂当时是自己感染风寒,难以参加春闱,二殿下因爱才……咳咳,二殿下命人赏赐过人参药材而已,后来也对其家有所接济,纯粹是一片善意,并不曾有胁迫之举。”
然而这样的辩解却实在是太过苍白了,甚至都不用旁人多说,气的太阳xue都要砰砰乱跳的宣帝直接便怒问道:“天下学子这样多,那他为何非要接济齐珂?”
“陛下,”这时已经更换朝服,随侍听政的太子上前了一步,“此事闹到这样地步,还是请陛下另择钦差,对齐珂公审,以安士林学子之心。若是吴王并不曾行出这些事来,也当为宗室正名。但若是吴王果有此事,亦望陛下公允处置,以正朝纲。”
到了此时,宣帝越发气得头疼不止,索性挥手命阁臣商议选人及审理之事,尽快将此事料理,越快越好。自己则直接下旨退朝,要回后宫休息。
只可惜,到了后宫之中,宣帝反而更加头疼。
学子们为齐珂的喊冤闹得这样大,丽妃与吴王都不能参与廷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