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王出现的那一天,恰好是最不适合打猎的天气。
当想清楚这一点,再联想之后女皇旧部进入苗疆,刚商量要离开就惹来其他苗疆皇女的杀手,死伤过半后苗王才出现。
以及后来女皇体内残留的隐患,是真的解不开,还是故意留的后手。
这些种种都因为第一个疑点的出现,而让后续的事也变得不再单纯。
只是当大宫女相通这些时,女皇已顺利登基,并以雷霆手段安定朝堂多年。再想往年和苗疆的来往,竟未发现半点对对方屈膝的事。
倒是让大宫女疑惑。
她只记得女皇登基后约一年,苗疆侍者来南朝祝贺,回程时女皇请苗疆使者带了一箱子那时南朝流行的小说志怪给苗王。很是笑得怀念当初的对使者说,那时在苗疆时,就见苗王喜欢小说志怪。心里还泛过嘀咕,觉得这苗王的小兴趣还真是与众不同。
“虽然朕不知苗王现在是否还喜欢这些小玩意儿,但近来尤记当初的情义,所以也就准备了些。……对了,里面有一套用明黄布匹包裹的,是汴京最新的话本,朕特意找来的。应该合苗王胃口。”
这话直到过了这么多年,大宫女跟随女皇狩猎,突然想清楚了那些埋藏在暗处的腌臜后,才明白那时的一箱子话本,是女皇对苗王的回敬。
因为那套用明黄布匹包裹的话本,是女皇让她去找的。而话本的内容,说的是一大户人家三代人的过往,其中大宫女记得有一段,是说这家大户的大小姐,和母亲的侍奉小郎君勾搭在了一起,时不时幽会。
等明明壮年的母亲因疾病去世后,这大小姐就顺理成章的继承了家产,至于曾经属于母亲的侍郎们全被卖出府去。几年后,迎娶了一家小侍郎回来,疼爱有加不说,其待遇比至正夫都无区别。
只是这侧夫郎居住的地方是大小姐专门准备的院落,对方也很安静,极少露面。所以府中上下只知有这一号人物,却鲜少有人见过这位侧夫郎。
不过守门的老仆有次喝醉酒说漏嘴,嘟囔了一句“还真是亲生的,连口味都一样。”
暗地里才有“侧夫郎和大小姐母亲的某个小侍郎有七八分相似”的说法。
不过这些流言蜚语,在几个老仆被大小姐卖出府后,就没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