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安稳地娶妻生子。
当年林楠一死,苏家门前的车马便又开始川流不息,苏氏无奈,选择了落发为尼。
如若真如阿婆所言,苏氏和夫君两情相悦,便应该十分疼慕俞才是,如今不见,许是因为十多年,一颗心已渐渐死了,不愿意再见红尘中人。
慕俞待她好,杜恒言便也愿意事事为慕俞着想,生身母亲,大约在慕俞心里,一直都是十分挂念的吧。
五月初十,杜恒言让戚婶子做了几份素食,便和慕俞提了两个食盒去华严庵。
华严庵是京中最大的庵堂,当年先帝时有一位妃子因为连了夭折了两个孩子,便执意进了华严庵出家,现在已是华严庵的主持师太,后来一位宗室的郡主在夫君去世后,也在此出家,华严庵的声名便就此传了出去,是以有女子躲避祸事来了庵堂出家的,旁人大都不敢再来滋事。
苏氏法号慧安,慕俞和小尼报了名号,那小尼便进去通传了。
杜恒言见慕俞有些紧张,递了一盏茶给他。慕俞刚喝一口,便见那小童去而复返,道:“二位施主请随我来。”
慕俞惊喜的立即站了起来,颤着音喊恒言:“阿言,娘,娘愿意见我了!”
眼睛竟不由红了起来,仿佛一只被抛弃了的小奶猫,重新回了家一般,杜恒言替他整理了衣衫,二人牵着手,一起往后头去。
苏氏自己有一处小院子,里头有一个做尼姑扮相的女使,见到杜恒言和林慕俞,眸中有泪光滚动,忙低头念了一声:“菩萨保佑!”
林慕俞走进,试探着问道:“南姨?”
只见那女尼含着泪点头,一边抹泪一边道:“师太在里头,小少爷和夫人随贫尼来。”
微暗的静室里,燃着上好的禅香,味儿十分浅淡,夹杂着一点清新的草味儿,杜恒言一眼便瞥见,窗前的长条桌上,摆着一对素面长颈玉瓶,里头插着几株不知名的草,上头还带着露珠,约莫是从后山采来的。
着了衲衣的妇人背对着她们坐在蒲团上念着经,依稀可见,身量欣长。
约有一刻钟,那妇人才放下了手中的佛珠,转了身来,杜恒言不由怔住了,眼前的妇人不施粉黛,肌若凝脂,颜如明玉,双眸似水,眉目间自带一股静人心弦的气质,令人观之忘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