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等。”
“如此这般,有多少笔?其实还不止,因着制笔纯用一种毫毛的其实少,多是两种毫毛兼用。有五紫五羊、七紫三羊、三紫七羊等等。这种不同也不是为了凑数,是真有用的。如三紫七羊,便是三分硬毫,七分软毫,这样的笔性柔软,蓄墨较多;而七紫三羊,刚弹性更足。”
这时候玉涓也开口道:“一个字也不错的,其实祯娘这里还不算齐全呢!许多用的太少的就不见了,有人用茅草、竹丝、鸡毫等多样材料,竟也做出笔来,只是用处少,还各有不足罢了。更不要说提笔、揸笔等各类笔式以及竹笋式、兰花式、葫芦式等各式笔头上的不同了。要真是样样齐全,祯娘这屋子怕也难得摆下。”
不只是玉湲,在场的其他人一时也听住了,玉浣最先道:“怪道人家说‘世事洞明皆学问’呢!可见就是一棵草也有一棵草的讲究,何况是咱们写字了!咱们原先上学,虽然不叫科举。但实在说又比他们举业的松散到哪里去?就说这书法一道上,也是日日笔耕不辍,只照着名家法帖仔细揣摩。却没想到是登堂入室也没有的了,比祯娘和玉涓比起来竟是粗糙的很了!”
她们这些女孩子除了用心读书做学问意外,其余一些琴棋书画却是不会贪多求全的。只是都知道罢了,其他的就是择一样两样精研。盛国公府这一众女孩子里只有玉涓和玉清这一对亲姊妹都是工于书法——但是玉清是庶出的出身,没得亲娘给打算,这些东西就是知道也没齐全过。因此觉得有些没意思,也就没言语。
只是没想到一向周全公正的玉浣会说出‘比祯娘和玉涓比起来竟是粗糙的很了’,这可不是一下就漏了玉清——玉浣自然不是故意的,她虽晓得玉清也研习书法,但是一则她不像玉涓一般常常显摆,因此让人印象不深。二则原先说评‘毛笔’的只是祯娘和玉涓两个。所以玉浣顺着往下说,竟一下就没带上玉清。
但是玉浣可不是粗心的,才说完就觉得哪里不对劲,转头一想就心道:坏了!果然玉清已经低着头了,只手上抓紧了帕子。见是这样玉浣心里明白这一回是伤了这个meimei的心,但是却不能安慰,因为这时候大家都在,这样微妙的事情可不能明晃晃地拿出来。
这一切左不过就是‘嫡庶’两个字罢了!玉清本就因着出身有些介怀,平常见母亲姜氏对着玉涓团团周到,嘘寒问暖,但凡各样准备没有不是最好的。自己虽然有着小姐的身份,各样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