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总督府那边。这当然不是因为祯娘差一个带路的人,这其实是因为祯娘根本不知道南洋这边一些不同,正如北人都不知道南人一样。
想那些北人初到南方都不知道南方人家建一个船舫做什么,还当是侵占河道呢!非要有人给他们做比,说南方建一个船舫,就好比北方人家有一个马房是一个道理,这才算是解了惑。
吕宋这边的气候、草木等都和大明有不同,为了生活便利舒适,住宅自然也有不同的布置讲究。祯娘这边原是不知道的,这时候有个人在旁指教就好得多了。不过这几位夫人其实也是来的不久,知道的不齐全,所以不只是她们,还有一位本地士绅人家的女人。
就这样,祯娘和几位女眷这就上了大车——也是难为顾周氏了,就这辆大车也是她给祯娘置备的行李之一,只是原先拆解开来了。等到到了吕宋才有专门的家人抬出来拼接,亏得东西好,家人也手艺纯熟,严丝合缝没有不好用的。
宋夫人看到这辆大车的时候就点了点头道:“这就是用心了,吕宋总是炎热,正好用上这种夏日凉车,我家现在用的也是仿佛咱们大明那边夏日里头用的安车的大车。若是那等板壁厚的暖轿,在这里可不是如同蒸笼一般了?”
然后似乎想到了什么笑着道:“这其中还有一个难事儿呢!原来初初到这边的时候,真是什么都没有。倒不是吕宋贫困,而是之前有西夷人剥削,又有兵灾的,多少东西都毁了。我们来的时候又不如夫人家里准备的齐全,我家老爷是个不会骑马的文官营生,平常不是坐轿就是坐车。”
手上比划着:“到了这里,竟是一辆轿子、好车都找不出来。若说现做的话,找了半日,连个会做车轿的匠人都没有——这可是急坏了家里上上下下,难道还要走着去衙门办事?实在是有失体统了!最后还是早些年迁到这边的同乡解了忧,把他们自家最好的大车送了过来,这才算是勉强解了燃眉之急。”
祯娘这才更深地体会到顾周氏的考量之周到,自己当这边商人云集该是什么都有的,却没有想到那些最开始到来的生意人有什么货物?多是那些粮食布匹,总之最是贴近民生的,也是缓解最大的缺口。
至于方便生活的那些,譬如说一辆合用的大车,人家送来做什么——的确是有人要的,但能够有多少人呢?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东西,也差不多是这样的。
如果没有这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