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本钱极大因此少有人涉足的行业——各种投资么,这样倒是有些像当初创办兴业钱庄,让它在一众钱庄中打出名头业务了。要说当初取的好名字?真是极恰当的。
这使祯娘手里可以使用的金钱极速增长,而在她这个位置,哪怕只是一点点增长也是一个大数字了,何况现在的这种情况!不过祯娘才不会因为钱的突然增多而不安,也不会因此感觉有什么特别。
这一点去问任何做商户都是一样的,大家都只会因为产业的庞大、资产的增多而睡的更加香甜更加安稳,因为这意味着抗风险能力的大大加强,意味着机会的增多。而绝不会为了资产上升这样的理由惴惴不安——要是这样胆小,还做这一行干什么呢?
这些钱流向的产业多种不同,凡是好生意谁不喜欢?不过也是有重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那些不大接触的生意总是要小心谨慎一些,这一点祯娘也不例外——只是祯娘的重点和别人的相当不同,她在外邦投钱很多。
这也不是没有原因的,正如兴业钱庄几位合作伙伴惊奇于她投钱的地方,她只能摊手道:“我倒是想在大明做生意呢,只是小打小闹我们这些人还会做。若是大生意,那大都是各家占下了地盘的,不是不能去,只是争夺起来太惨烈,何苦来哉。至于说自家发展一门新生意,这就难为了。”
祯娘已经是同行们公认的最能变通,最会发展新生意的人了,不然她凭什么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杀出一条血路,坐到如今的位置?在比不上人家的资本,比不上人家占有先机,比不上人家的资源的时候,靠的就是另辟蹊径!
然而她说出发展一门新生意十分难为,却没有人认为她是在自谦——即使她确实做出了一些不同的东西,却大都有迹可循,她只是推陈出新而已。而且即使是这样,推陈出新对于她来说也不是什么常见的事情,只是相比别的人略多一些罢了。
祯娘想起了从传教士那里买来的最新的世界地图,感慨道:“本土的生意几千年下来还有什么新的?当世是变革之世,之前虽有人知道外邦却绝没有如今清楚,商贸规模也达不到现今的程度。既然如此,何必还苦苦争夺中原一些生意。跳出这格局,外邦其实大有可为。”
祯娘是真的这样想的,也是真的这样做的。空口无凭,真的投钱才算是真。而她自几年前开始就在海外布局了,在西夷那边港口开设的公司是楔在西夷的第一颗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