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思考地再多,想到了再多的难处,到最后也抵不过她已经决意要去一趟苏州了——不是她一个人去,而是全家都要去一趟。而一旦做出这个决定,事情反而变得简单。正如当初她踌躇要不要去欧罗巴一样,再多的困难,只要想法子,总是能够解决的。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只过了不到一旬的功夫,就有了想法。那一日祯娘本来在思索这件事,突然就用掌心拍了拍额头,露出一个恍然大悟神情,自语道:“我这些日子也是忙昏了头了,竟然忘记这样一件大事——若是打算去到苏州,还有什么机会比这个机会更好?”
自从那一日下定了决心,祯娘就一直在想方设法。只是左思右想也没有万全的法子。直到这一日,看到周世泽的安排,才想起来有一件极大的事情竟然被遗忘了——今岁正好是吏部考评外官的年头,所有地方官员都要接受考评。周世泽在外做着吕宋总督,自然算是外官。
而他们这样封疆大吏一级的外官,不同于那些七八品的芝麻小官,考评只受地方和上峰点名。他们大都要派人上京做足了关系,各方拜过码头才好。这倒不一定是为了让人帮着说好话,只是求那帮吏部大人们别无事说些子虚乌有的坏话,回头把事情坏了。
而这件事就是方才祯娘要帮着安排的,毕竟她在京城人头可比周世泽熟悉多了。再加上周世泽一惯不耐烦理会这些应酬上的事情,只有他自己能做的时候他只能硬着头皮去做。要是有祯娘能打理,他真的是乐得丢手。
看到这个,祯娘就自然而然想起来之后的安排——在考评完毕之后,凡是得了上等、优等的都要亲自回京,与吏部述职一番,亲自报告这些年在地方的作为。当然,这也只是明面上的原因罢了,真正的理由是这是一个极方便‘结党营私’的场合。所以由官员掌控的朝廷,这些年改动了许多规矩,最终也没有动这一条。
而回京的这个行程,理论上是官员单身上路的。毕竟去到京城也只有几日而已,后来还不是要回地方。拖家带口的,实在麻烦过了!最多就是跟一两个体贴的妾室,一路上照管生活也就是了。
然而,带着全家上路回京,这也不是什么被禁止的事情啊!祯娘已经做好了打算,到了去京城的日子,全家就提前十天半个月出发。到时候不在泉州港换船,而是直接到苏州太仓港,顺路停留个半月,这样岂不是顺当?
等到周世泽来家以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