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了族学、建了善堂,又有暗中的生意。一家子的地都雇了佃农来种,平时管着族学、善堂和铺子诸事,有唐清帮衬着,日子过得不错,总算是不为生计发愁的。
按理唐家有族学了,给唐仁启蒙足够,可是唐清出息了,唐老爹总想多拉拔长房一些,他见重孙聪慧,便想叫他起点高些,这才想把他送到京城求学,有唐清带着,只要不是资质平庸,最后的前程都差不了。
其中关窍,母女俩都想得明白,倒是不用聊。吴氏听了唐明月的问话点点头,爱怜的摸了摸女儿的发丝,“你来年就要嫁人了,阿爷阿奶提前过来,今年留在京城过年,明年正好看着你嫁人。”
在朝中为官,并不能轻易请假,唐清已经多年未回去过了。唐老爹跟老伴儿还是唐清刚到全州府做知府时去全州住过些日子,后来孙媳妇李氏又有了身孕,郭氏心中惦记,便匆匆回去了。
在老人家心里,这继婆婆跟儿媳妇,关系总归是差着一层的,需得她从中斡旋才行。唐清跟吴氏留不住,便着人送两个老人家回去,这一晃儿,又有几年未曾见过了。
“爹若知道了,定然要高兴得多吃一碗饭了。”唐明月笑呵呵的,几年未曾见过两个老人家,她心中也是十分想念,想到唐清知道消息时定然十分兴奋的样子,唐明月就替她爹感到高兴。
吴氏也能想到,母女俩便一起笑。吴氏日子过得轻松,一点不见老,唐清让人省心,待她也好,儿子闺女又都听话懂事,她真是觉着自己上辈子做了大善事,这辈子才如此顺遂。
唐清自然是高兴的,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他心中实在遗憾,只是他一向体谅吴氏,乐过之后还不忘对吴氏说:“要劳烦夫人多cao心准备了。”
cao持这点事对吴氏来说并非难事,夫妻二人在房中,她忍不住白了唐清一眼,接着又打趣道:“多大点儿事儿,还要劳烦侍郎大人特地嘱咐?”
唐老爹领着老伴儿跟孙子重孙子还有唐明丽一起入京,十月中旬才到。老两口年纪大了,好在身体硬朗,路上走慢些,一路到京城倒没有什么不适。
唐明丽比唐明月要小,如今也没定亲,郭氏想着带她入京见识见识,待回家也要说亲了。
一家人晚上一起吃饭,同以往一样,不分男女,都坐在一桌,热热闹闹说着这几年的事。虽说时常有着书信往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