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帝王的宠爱和自身的经营。而主子还是个和善助人的,一开始也的确是“四方来朝”。
可惜,这位是个最最清高不过的,对那些人是一答不理的——好在她也不至于为难刻薄下人,别有用心的便只是绕着她走,倒是不曾报复。
只是,如此一来,若不是皇帝和皇后还时常记得提点曲青青几句,这位玉德妃在宫中真是和瞎子聋子没什么分别了。
当然,好处也是明显的。
岐山安慰自己,正因为这样,玉德妃即使已经宠冠后宫,有女儿为嫔妃的世家或是清流大臣,对这位娘娘虽然免不了时常说些不好听的,却也不至于处处针对,甚至故意踩着她成就自身的清名了。
曲青青听了岐山的话,暗自笑了笑,莫名说了句——“今朝得意时,黄雀谁在后?”
岐山知道他这位主子其实只是不喜欢这些事儿,倒是真没那个心计能做预测什么的,只是猛然听到这句箴言似得话,心头突然一跳。
独孤家和朱家这么多年分分合合的,坑的,可从来不是他们自己。
怔愣半响,岐山释然一笑。
义父已随太后去了,如今这朱家、独孤家的,都和自己再没有丝毫瓜葛了,想这些作甚?
且学主子,任周围腥风血雨,我自阳春白雪便是。
不过,岐山还嘲笑他家主子消息闭塞,实际上自从东太后仙逝,再后来连大将军都跟着去了,他岐山在宫里也只面儿上看着风光,所以虽然他是个喜欢八卦的,但其实凡事都慢半拍才知晓。
比方说,这次,和玉德妃轿辇背向而过的内侍,传的消息可不再是什么独孤家和朱家的小打小闹。
二皇子夏侯扬,薨。
曲青青是在这天晚上才知道这个消息的,毕竟宫里可不讲究什么“不知者无罪”,怕自己的女人被自家老娘找茬,章和帝百忙之中还是抽出时间特意对曲青青细细说了其中内情。
原来,自太子风光回京,再三下五除二解决了令二皇子几人焦头烂额数月也不曾理出头绪的案件,并姿态潇洒地捋顺了其他杂物,二皇子几人就不尴不尬地被冷处理了。虽然章和帝对其中的沟沟道道是一清二楚,也意思意思赏赐一二,但还不至于慈父心肠到无微不至地去关心一众斗败的儿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