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阿玛,华夏在对r国宣战之后短短的时间内到达r国海域,全歼r国海军以及控制其军事基地,其实力不可小觑。r国虽是有错在先,但是毕竟是大清的属国,儿臣认为可从中调停r国与华夏之间的矛盾,至于要付出什么代价那都是r国的事情。大清只做一个宗主国该做的就好,至于调停失败,那只能给r国的天皇提供一个安全的住所便是仁至义尽,毕竟华夏只针对r国,且事出有因,大清也不便阻止。”太子不愧是康熙亲自教养的储君,调理分明,处理程度拿捏得刚刚好,即显示了大清作为宗主国的风度,又不得罪华夏。
“胤褆觉得呢?”
“回皇阿玛,儿臣觉得给r国天皇提供一个庇护便可,不宜参与华夏与r国的战事,r国也是自作自受。”直郡王考虑了一下措辞,然后不客气地说道。这次华夏与r国的战事本就是其自己挑起,若是华夏去调停,那该派谁去?去到华夏还是r国??大清的水师能否顺利到达,到达后华夏会不会把大清和r国当做一个阵营一起灭掉,这都是问题。
因为肯定不会是派太子去调停,所以太子提议调停实际上是在给直郡王挖坑。因为适合调停的人选实在不多,能代表大清的需要是王爷爵位的人,或者是皇子。太子作为储君肯定不会去涉险,剩下的人中,大阿哥直郡王是最适合的。爵位高,在军中颇有建树,之前的水师也是直郡王负责在训练,虽然之后暂停了,但是没有人比他更熟悉。
而直郡王是清楚大清的水师实力,和洋人描述的华夏水师实力对比,肯定是天壤之别。若是派自己去调停,那肯定是困难重重,到最后别说是完成使命,有没有命回来都不一定 。所以只能全力阻止皇上关于调停的想法,但是康熙的想法从来不会受人影响,所以注定了直郡王的主意要落空。
“其他人呢?”康熙继续问道。
在场的其他阿哥也只能开口。
诚郡王见康熙这么问了,也知道自己平常喜爱文学,皇上断不会派自己去调停,毫无心里负担地说道“回禀皇阿玛,儿臣认为为显示我大清的风范,让别国不至于说大清惧怕华夏,调停是必须的。且华夏实力如何,总是需要派人前去了解。这次的事情就是一个机会,都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更何况前去的并不是敌对国的使臣。既然华夏是推行汉学,那应该也是不会对大清的使臣下手。”
诚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