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忠良”,作为作证的,自然是先前在第一条里已经提到过的含山关一役的真相。
且里面提到,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薛况自称一开始也并未怀疑,直到匈奴十年蛰伏,才意外从匈奴王庭之中发现了顾觉非曾与匈奴王庭之中几个人来往的证据,由此得知了这令人痛惜的真相。
但尽管如此,他也未曾萌生出要归顺匈奴自匈奴谋逆之心,而是选择回到了朝堂,实则是对天下的公理还有希冀。
可惜天不从人所愿。
还朝之后所见的种种彻底让这一位昔日的大将军心寒,加之第三天中所述之因由,这才决意举兵,讨伐逆贼、清除jian佞!
而这最后的一条,也是最震撼的一条,光是“萧廷之”三个字就已经炸得陆锦惜头皮发麻,差点没将这一页檄文拿住!
根本不是什么胡姬所出的异族庶子!
他竟然是先皇血脉!
而且是先皇后卫嫱所出的嫡皇子!
薛况在檄文中称,当年七皇子体弱多病,先皇后体怜遂听老宫女之言仅先为孩子起了个乳名,后先皇病危之际召集了两大辅臣也就是卫太傅与顾太师,亲自立下了遗诏,传位于当时年仅五岁的七皇子,同时着令卫太傅与顾太师从旁辅佐。
谁料不久后竟发宫变!
世人皆道是当时的四皇子萧齐欲夺皇位,谋逆残忍杀害了先皇后与七皇子,可事实的真相却被这两大辅臣的谎言掩埋!
真正谋逆的,既不是四皇子萧齐,也不是当时的德皇贵妃,而是以太师顾承谦和永宁长公主为首的萧彻一党!
彼时萧彻虽为三皇子,可性才皆平庸,不引人注目。
可偏偏他有一个野心勃勃、颇有远见的jiejie永宁公主,她深得皇帝喜爱,出入宫禁毫无阻碍,且以公主之身结交群臣,又因与薛氏一门当时的二公子薛冷成婚,得到了间接接触兵权的机会。
宫变当日,四皇子萧齐不过是个中计的傻子,听信下面人传谣,误以为新皇登基必要先除掉自己,索性先下手为强。
由此为长公主一党利用。
借镇压逆党为名,暗递消息与当时的禁卫统领也就是她的侄子、薛况的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