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谈举止和态度也是一环,毕竟如果只论文化知识的话,岂不是每个文物系或考古系的学生都能达到老先生的要求,那就失去挑选买家的意义了,还不如将东西都送去博物馆,在那里文物肯定能保存的很好不是么。
屋主人不将东西送到博物馆,又想它们能一直被保存好,一定也是有自己的原因,霍学恬不会去探寻,但她觉得屋主人应该是不想让喜爱的宝贝只摆放在冷冰冰的展台上,才选择了这样一个方式。
有时候投其所好并不是一件不好的事,交谈中,霍学恬多用比较放松的口吻,尽量去靠近屋主人的期望要求,也表示了她的真诚。
不过最后,老先生也并没有说卖或不卖四合院给她,而是提出想看一看她的那个瓷瓶。
只是一个小要求,霍学恬也没有拒绝。
第二天抱着一个盒子又来到四合院,这位本名陶元华的陶老先生却领着她去了隔壁的四合院,说实话霍学恬是很懵圈的,这怎么还有好几个四合院呢?
随后陶老才解释说庭院中那位坐着轮椅的老人就是霍学恬想买的那个四合院的主人,他们既是老朋友也是老邻居,老朋友没有家属,身体又不好,干脆他们就一块搭伴住了。
霍学恬注意到老人坐的轮椅,抿了抿唇,没有出声。
等陶老叫醒浅眠的老人,她才有朝气地笑着问好,老人眯着眼点头也连道两声好,接着就看见老人转向陶老。
老人哑声缓慢地说:“你怎么带个小姑娘来找我了?”
“昨天不是跟你说了有人要买你的院子吗,这就是那位同志。”
“这么年轻的同志啊。”老人扫视一遍年轻同志,张张嘴道,“挺好。”不知道是说年轻好还是找到了买家好。
……
霍学恬带来的瓷瓶被两个老人把玩了一番,辞行的时候老人说:“什么时候去办个手续,我那院子就交给你了。
苍老的声线叮嘱着:“年轻人记得帮老头子好好照看着我那些宝贝,以后方便也给它们找个有缘人。”
霍学恬知道老人这是在说如果等她有一天也老了,希望她也能像他今天一样把东西交给一个靠谱的人,认真地点头说:“您放心,我会的。”
老人的宝贝她肯定不会卖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