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去米粮胡同么?”
李幸应了声,道:“要去看看的,上回齐奶奶让我把小睿也带过去,说老人喜欢小孩。”
秦大雪笑了笑,又指点了句:“掌握好分寸。你父亲最令人骄傲的地方,就是腰杆子站的笔直仍旧把事业做成了。他如果肯低头,不会比荣家差的。当然,他没有低头,还是不比荣家差。我为他感到骄傲,实际上很多老同志也非常欣赏他这一点。也希望你们这些孩子,能学习爸爸的傲骨。”
李幸嘿嘿笑道:“雪妈妈,我爸爸一直敲打我,说我啥都不是,别在人前翘尾巴呢。他还怕我太骄傲了。”
秦大雪莞尔一笑道:“行了,去吧。”
等李幸走后,秦大雪面色骤然黯淡下来,心如刀绞。
她又怎能看不出,自己丈夫对她态度的些许变化。
是她愧对他了……
深吸一口气后,秦大雪没有过多停留,收拾了下情绪后,阔步向前。
发现问题,就去解决问题好了。
过去的1985年,中国经济的纸面数据很不错。
但随着票据的不断解放,物价上涨的速度超过了上面的预期,通货膨胀问题已经不容忽视。
后世CPI,也就是通货膨胀超过百分之五,已经被骂成民不聊生。
可是八五年的CPI是多少?百分之二十一。
但受生产力和生产资料所限,根本拿不出能够解决的办法。
秦大雪可以预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会持续发生恶性的通货膨胀。
有些人只会一味的加大吆喝声,让加大生产扩大生产,却不想想哪来的生产资料?
单靠国企,根本无法满足八亿农民两亿非农的物质需求。
至于民营……
傻子瓜子年广久今年成了改开后第一个挣了一百万的普通百姓,这个事件登上报纸后,引发的极大的全民大讨论。
讨论的内容,却是年广久到底姓资还是姓社。
风波很大。
毕竟,在万元户已经代表提前进小康的年月里,百万家财实在骇人听闻。
老百姓的思想都没能得到解放,又怎么可能真正的提高生产力?
秦大雪本人,也在迷茫中摸索前行。
但是,虽道阻且长,行则必至。
也一如她的感情生活,她用心的去改变,也一定能够挽回。
……
南锣鼓巷,九十五号院。
西厢房门口。
李源和贾张氏并排坐在两张马扎上聊天,对面东厢房门口坐着易中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