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黎明
首页

北宋时期煤炭的开发利用

]。另有人估计要耗七吨木炭[48]。这里姑且取其二者之中数,以炼一吨铁耗木炭六吨计,假定治平年间的生铁全以木炭来炼,那么,一年炼生铁(八百多万斤,)将约耗十二万多立方米的木材(换算中的重量是根据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中宋代一斤等于五九六.八二克的比例来计的)。耗去这样多的木材所得到的生铁还只是初级产品,要把它们加工成各种器皿用具、武器、农具、铸币或炼钢,这种再溶炼,又将烧掉多少木炭。不言而喻,铜器和铜铸币的生产也同样是如此。而根据明代炼铜,“大率一箩可得铜一斤,以每秤铜一料用矿二百五十箩、炭七百担、柴一千七百段”[49]比例估算,炼铜消耗燃料数倍于炼铁。此外,陶瓷业、煮盐业、酿酒业、金、银、铅、锡、矾矿冶业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用能与各种木器的制作,建筑用材、毁林开荒等等,一年耗用木材将以千百万立方计。如从五十万年前北京猿人学会用火算起,累计到宋代,所耗费的木材数将是一个惊人的天文数字,而这是以砍伐森林资源为背景的,以迄宋代,林木资源寥寥可数,而生产、生活所需能源孔急,终于形成了上述的传统燃料危机。重新估价和广泛开发、应用煤炭能源也就自然地落在宋人身上。而我国煤炭蕴藏资源丰广,则提供了广泛采用的有利条件。在煤田不易发现的地方,人们也会找到别的木柴代用品。如“蜀又有竹炭,烧巨竹为之,易燃无烟耐久,亦奇物。邛州出铁,烹炼利于竹炭,皆用牛车载以人城”[50]。这是南宋初年陆放翁之见闻,可见竹炭之用,北宋时便已有之。

在寻找新的燃料能源的同时,宋人也开始注意到了节约能源的意义。在京畿路造酒业中,就有人发明了一种新型节能灶,曰连三灶。史称:“畿内酒坊等处连三灶,岁省柴四十余万斤,推之陈留一县,省三十二万斤,约诸州岁省柴钱十六万缗”[51],可见这一新型节能灶的发明与推广,确实节约了大批燃料。仅陈留一县,一年便可省三十二万斤柴,数目可观。

就象下文要说到的那样,宋代矿冶手工业的发展需要,必然要促进煤炭的广泛使用;而煤炭的广泛应用,又大大地推动了宋代矿冶业的发展。关于此,宋人苏轼的《石炭诗》作了最好的说明。原诗解题云:彭城旧无石炭。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

君不见前年雨雪行人断,城中居民风裂肝。

湿薪半束抱衾裯,日暮敲门无处换。

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万车炭。

流膏迸液无人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3页

相关小说

重生之盛宠欢颜 历史 /
重生之盛宠欢颜
活泼的猴子
橘色书屋VIP2017-01-20完结 总书评数:343 当前被收藏数:526 【文案】 ...
728538字09-18
怎知春色如许 历史 /
怎知春色如许
向阳葵
文案: 前世诸王造反,汴京大乱,姜家不受宠的六姑娘姜杏之死在了逃亡途中。 ...
416613字09-24
农门宠婿 历史 /
农门宠婿
王婆种瓜得豆
潇湘书院VIP2017-04-30完结 已有7554846人读过此书,已有3564人收藏了此书。 ...
1666979字10-02
爱意随风起 历史 /
爱意随风起
春风榴火
林以微考上了一流大学,周末全天泡图书馆,在便利店打工补贴生活费,卖出画作换取...
603409字04-27
纯真丑闻 历史 /
纯真丑闻
卡比丘
" 《纯真丑闻》作者:卡比丘【完结+番外】  徐升x汤执  机关算尽与典身卖命。...
292345字05-15
虐文女配不想死[穿书] 历史 /
虐文女配不想死[穿书]
甜心菜
" 文案: 虞蒸蒸死缠烂打大师兄整整七年,为他端茶送水,为他洗衣做饭,卑微到...
530637字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