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年。
“夏竹姐,蔡老大人要墨砚。”
“好,我这就去准备上好的砚台。”
“夏竹姐,蔡老大人要《论语》、《中庸》、《大学》。”
夏竹插着腰歇口气,应和道:“好,我这就去找。”
一张四方大桌前,张武则是撑着脑袋发愣。
蔡邕虽然嘴上是同意了张骁从武,可明显还在做着最后的挣扎。
说是抓周,桌上摆着的不是儒家典籍,就是笔、书、墨、画、字。
只在桌案最角落的地方,摆了把院中修花的破剪刀。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找个有分量的人来见证张骁却有习文的天赋,蔡邕还专门差人请来了朝中的一众大儒做个见证。
如果一会张骁抓的并不是剪刀,不说走文士路线,最起码蔡邕就有理由给他做个启蒙老师了。
可张武本人很确定,他并不希望蔡邕成为张骁的启蒙老师。
他并不反感汉时的儒。
这个时代的儒有傲骨、有气节。
但儒就是儒,他与人为善的本质并不会变。尊周礼,服仁化。
要是自己的儿子把那一套都学了去,还不得把人愁死。
“张蛮子?瞧着不怎么高兴呐。”
张武寻声望去,见着郭嘉立在眼前:“来得正好,知会你件事。”
“好事?”
“自然是好事。”
郭嘉大奇:“你找我竟然还能有好事?那我一定得听你说说。”
张武随手指向被蔡琰抱在怀中的张骁:“我家崽子启蒙之任便托付给你了,怎么样?未来的栋梁之才给你当弟子,也算是件脸上贴金的喜事吧?”
“.”
郭嘉一通无语。
他自己家的孩子都因为程氏嫌他性格跳脱,从而托付给了荀彧。
结果张武家的崽子,尽还能找他启蒙?
还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张武声音不小,蔡邕自然听得到,他整这么一出出来为得就是亲自交到张骁,岂能容别个截胡。
“不成不成,郭太常公务繁忙,哪有时间为张骁启蒙,还是不劳驾了。”
蔡邕是张武岳父,他可不好直接顶嘴,只是攥着郭嘉的左手越发使劲。
郭嘉顿时疼得满头冒汗,尬笑两声:“呵呵,呵呵,有劳蔡儒挂念,后生其实也没有那么忙。”
“不成!”
一声高呼后,周围宾客纷纷转头,蔡邕干咳一声,低声道:“郭太常为国操劳也是难得,不若将孩儿送来老夫府上一并教导?”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