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上,人家泰山军这一次的目标就是洛京,此非王昌所能察。
但现在,随着太原方面的消息陆续传来,王昌意识到胡轸的大军正陷入巨大的危险之中。
可惜了,王昌到底还是处在中下层,虽能对并州及河东的情况了如指掌,但却不能从大局看出泰山军的军事动向。
王昌还专门提到,如有必要甚至连临汾都可弃,全军全部撤退至汾水以南。到时候有玉璧在侧,汾水在前,大军在后,泰山军绝对不能突进半步。
“哼,好一个退一步,走两步。咱就是担心,后面别来个进一步,退两步,最后步步后退。你倒是有一张巧嘴,但怎的?靠你的嘴就能击败泰山军?”
如此,胡轸心情舒畅。
王昌判断,如果泰山军真南下至临汾,那走西边道去龙门的可能更大。因为东边道有些危险。
所以王昌在信中劝诫胡轸,说如今趁着军队还未深入多少,当立即南下至汾水。
胡轸一下子就懂了,顿觉有些败兴,但也不好说什么。毕竟他们西州兵就是这样,临战劫掠,战后劫掠,这就是老传统了。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走这条闻喜道,虽然也能入关,但到底多走了路,远不如西道走龙门更近。
而这个威胁来源,他也知道,必然就是北面的并州。倒不是他料事如神都预判了泰山军会从代地南下。而是以临沂这个位置来论,能产生威胁的就是太原方向下来的大兵。
来人是后方的王昌派来的,过来送一份加急。
所谓临沂的东道实际上就是从临沂直接南下,然后经过闻喜隘口穿过峨嵋台地到达涑水上游,顺流进入河东腹地。
说完这话,傅巽还不解气,用脚踢掉马扎,骂道:
“我傅如何也是伱个白丁能置喙的?我先祖傅介子为国扬威西域的时候,你周家还不过是敦煌的一个皮毛贩子。怎的,捐一点粮就觉得是个人物了?还敢说我傅家,你再敢多说一句,看我敢不敢割了你的舌头。”
那泰山军如果选择饶过玉璧不打呢?那也行,因为玉璧可直接威胁泰山军的粮道。
而这一次胡轸军过临汾的时候,王昌特意留意了一下军队的战马数量,大致在六七千左右,虽然也是一支庞大的骑军数量了,但还是和泰山军有点差距。
“我如今算是明白了,人胡帅不北上还是真的没错。就我军这种不和,上赶着去太原,也是去送死啊。”
傅巽事是年纪最小的,但脾气最烈,他毫不客气呵斥:
“他有個屁的苦衷。要是都听下面人的,那要他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