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僚商讨很久,此刻各部正按照阵图,有条不紊的开入既定战场。
他笑道:
“这一战,我军必胜。”
如今,泰山军不仅称王建制,还开疆拓土,从东北滨海到代地草原,其间使犬使鹿之邦,产狐产貂之地,皆在臣服。
这番话说得张冲哈哈大笑,他摆了摆手,无奈道:
“好好好,你话说得对,我是不能和弟兄们抢功。这样,这陷阵之任我交给你们。”
而现在对面果如张冲所料,军至介休后就再不肯北上一步。这个时候,张冲就明白,那里就是关西兵的极致了。
再然后,张冲开始调度此战的出击序列和各部要抵达的战场位置。
定下突击位后,张冲又陆续开始安排接应位、绕击位,穿插位、预备位等,前前后后的安排调度,无不展现了他当世兵法大家的风范。
在人选上,也是无论胡汉,皆选富有朝气的勇士。幽、平二州的胡汉良家、小酋,自小就在马背上锻炼骑射,又通过大规模围猎来锻炼战争经验。
也确实,当知道对面有吕布在,张冲就按捺不住。
通过不断对泰山军的学习,曹、袁二军的战力也是脱胎换骨。
此前,泰山军凭借的是军纪森严、上下同心、战术灵活、军吏能动,是以获得了一轮又一轮的胜利。
那吕布有多厉害,通过这两日的接触战,田俊已经太清楚了。
随着泰山军发展壮大到现在这个程度,他非常明白决定他和南方群雄战力差异的因素就是骑兵。
换言之,董卓的出征军还没有出长安,张冲手头上就已经有了三份情报。
由此可见,张冲对于这一战有多重视。
这一点在数次崤函战场上都有展现。在前三次崤函之战中,关东朝廷作为掌握资源最多的一方,一直占据着战场的主动。而关西的兵力再如何征召,也不如关东的一半,之所以能一直拉锯,全凭借西园兵吏士们的骁勇善战。
于是,当泰山军这边山呼海啸的时候,对面也敲起了战鼓,显然也决定要和泰山军碰一场。
“有人道关西兵士马精强,如今人多势众,兵锋正锐,建议我先守后攻,稳一把。但我担心的是这个吗?我担心的从来不是敌人敢战,而是怕他不战。现在正好,那关西兵既然敢开入太原盆地,我军就一举擒获他们,省得我再跑。”
而现在,张冲南下所带领的就是左右飞龙卫、左右飞虎卫、左右飞豹卫六军,六千骑。
当王允的求援信送至董卓手上的时候,其太师府内的耳目就已经先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