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
这话更像是一位年迈智者说出来的,但想着孙保财行事的与众不同,有这感悟也是有可能的。
抬头看父皇面色严肃,不由纳闷孙保财在奏折里写了什么。
景齐皇上把奏折往前推了推,示意太子看看。
太子拿过奏折看完后,面色也变的严肃,没想到孙保财去了一趟兵仗局,竟然发现了这么严重问题。
奏折上写了工匠师傅制作出来的火铳部件,薄厚不均有轻有重制作粗糙。
询问得知兵仗局没有追责制度,没有质检人员,做出来的火铳不管好赖,直接发到火铳军队的士兵手中。
所以火铳炸膛的事才会时有发生,火铳的射程、威力、比不上弓箭,也跟制作的火铳质量有很大关系。
说了一些事件的严重性后,最后说要想改变现有火铳军队的问题,第一步要先把火铳的质量提升上来才行。
这些是表面的东西,这奏折里的深意是什么,他和父皇自然能看出来。
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工匠们偷工减料?还是每年拨给兵仗局制造火铳的银子被贪墨了。
今天孙保财看的是火铳,那么其他兵器是不是也是这样的情况。
想到大景朝的士兵,拿的都是被偷工减料过的武器,要是在战场上士兵拿着这样的武器跟敌人厮杀,能发挥几分实力。
那时会不会节节败退伤亡惨重,想到这样的可能父子俩眼里都透出一丝怒意。
孙保财是怎么都不会想到,现任君主和未来储君比他想的更长远,他想到的是眼前的事,那两位已经想到亡国了。
所谓天子一怒血流成河,这话一点不假,第二天的朝会上,皇上直接下旨命令太子领人彻查工部兵仗局,兵仗局所有人员先全部关押,什么时候查清楚什么时候放人。
朝堂上的官员似乎能闻到一丝血腥味。
下朝太子直接带人去了兵仗局,没给里面的人任何时间想对策。
其实昨天这些人父皇就已经派人监视了,不巧的是正好让皇上的人,撞见兵仗局的掌事太监王公公,跟贤王的人有联系。
太子眼底泛起冷芒,这次是你自己送上门的,谁也救不了你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