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着人分别去到了花园口和赵口,预备重建防范堤坝。
锦颐原本想得好,他们的战士人高马壮的、人力足,抢了鬼子的几个驻营之后,银钱也不缺。只这两点,便足以为他们把堤坝重建好提供良好的条件了。
然而,施工差不多半个月之后,她还是发现原来的自己漏算了两点——
一来,黄河的汛期才刚刚过去,水势不稳。施工才短短半个月,黄河的花园口便又发生了两三次小小的决堤,使得他们的施工日期不得不被迫延期。
当然,若仅止于此那也还好,只要能把堤坝给重新建好了,那晚些就晚些了,她绝不会多说半句。但与之相比,更严重和关键的,其实是他们从前就负责维修堤坝、十分了解黄河的几个幸存下来的、主持施工的指挥人员和技术人员,似乎是因为受够了灾难的苦,尝够了食不果腹、流离失所的苦,一个个的都变得太过斤斤计较、利欲熏心了些。
他们大多想要从修堤工程中渔利,偷工减料、中饱私囊的情况十分严重,直接就影响了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幸好大家开工的时间还算不上多,锦颐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个问题,并及早找来了那些指挥人员和技术人员敲打了几番。否则,这修筑攻城,或者便是两三年过去了,也未必能完成。
八月初的时候,当铁血军的人重新如火如荼的投入到筑堤攻城的时候,一些受了难逃出开封的百姓们无处可去,便又渐渐地开始一个接着一个的回来了。
正值锦颐思忖着如何可以帮助到这些食不果腹的百姓们的时候,忽然就有士兵敲了门走了进来——
“司令,城外来了些各个城市和其他国家的新闻记者。他们要求要到决堤现场去参观采访,还请求在开封落脚。”那士兵禀报道。
挑了挑眉,锦颐并无多少意外。事实上,就连那来禀报的士兵脸上也并无多少意外。
正如韩越告诉她的那样,花园口决堤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即便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一时间,各国中的舆论几乎一致谴责着日本的这一暴行。
但鬼子可不是任由污蔑的包子,他们自己做过的事自己都不愿承认,更何况他们没做过的事?
在国民政府极力对外宣传日本的暴行的同时,鬼子也同样在对此予以反驳。这样一来,华日之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