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实现自给,并给政府带来源源不断地收益。
盖因,殷洲总督区所占据的十余处沿海据点,拥有大片大片的山间谷地和平坝,而且土质肥沃,养育耕作数年,便为良田。这对移民快速实现本地的粮食自给,具有积极的意义。
另外,这里山谷、林地中拥有极为丰富的动物资源,可以让殖民地居民利用农闲时节,轻松获得大量珍贵的皮毛,然后将其售卖给北美贸易商社,为总督区带来丰厚的商业利益。
在整个殷洲,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当为怀远湾(今旧金山湾)一带,除了总督驻地怀远堡外,殖民地政府还在湾内陆续设立了武定堡(今旧金山东岸的奥克兰市)、吴川堡(今南旧金山市)、抚宁堡(今弗里蒙特市)、恩平堡(今旧金山市南部的福斯特城)、东乡堡(今圣荷西市)、宁化堡(今旧金山湾区东部城市里奇蒙)、德化堡(今旧金山湾区康斯坦布尔县的马丁内斯市)等据点,这里差不多聚集了四千五百余移民,算是彻底在这片地区站稳了脚跟。
在向内陆谷地开拓时,移民们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当地印第安土著部落--奥隆人。这些在本地区生活了数千年的土著人,仍旧处于落后愚昧的原始时期。他们主要依靠采集野生果实糊口,偶尔会在附近的河流溪水中捕食鱼类,饥一顿饱一顿,艰难维持着自己的生活。
因为使用的工具太过落后,使得他们根本无法猎取一些体型较大的动物,以至于这些可怜的土著人身上都套着一些破破烂烂的小动物皮毛,以抵御寒冷的冬季。而到了夏天,这些人就如同南洋地区土人一般,赤果着身体,在山林里到处去采集野果。
有鉴于殖民地区的人力缺乏,殷洲总督区便试图要将这些有着东方面孔地愚昧土著部落纳入治下,对他们加以同化。因此,殖民政府发布命令,在未遭到土著袭击的情况下,各个拓殖点应对附近的土著部落报以“睦邻友好”的态度,并适当予以物资接济,以取得他们的对齐国人的认同和归附,最终“为王前驱”,加大对殷洲的殖民拓展力度。
宛陵堡在去年八月建立时,就通过施以粮食、酒水、小刀、铁钉等物资,将周边三个部落数百名精壮土著纳为“己用”,帮着移民建立堡寨、修建房屋、开垦荒地,为初到该地的数十名移民顺利定居,提供了最大的助力。
在这种情势下,移民与当地土著建立了一种比较友好合作的互利关系,再加上同样的肤色,同样的黑眼睛,黑头发,也使得彼此双方都拥有一丝天然亲近感。假以时日,将其尽数纳入齐国治下,进而编户齐民,当不为难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