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经过调查后黄士他们这些有企图的上海商人,却发现“雅太海鲜”连锁店的模式无法复制。
除了“合伙人股权分红”管理模式外,“雅太海鲜”连锁店最关键的地方就是拥有海鲜货源,虽然有的连锁店一天的营业额一半与海鲜食品无关,但海鲜货源就是“雅太海鲜”连锁店托底的基础。
你无法再找出一种像野生海鲜的食材在餐饮业的垄断地位。
模仿或复制不成,而且上海“雅太”就有一千多家的连锁店,如此火红的生意就表示着巨大的利润,这是一块大肥肉!
资本家在市场的竞争中,很多时候是采用弱肉强食的吞并模式,上海的奸商把这一套都学得很溜。
在他们眼里外来户就是弱肉,他们这些地头蛇才是强食。
想强行入股的,也不仅黄士一个商人,黄士的公司下面有十几家超市,十几家餐饮连锁店,在这次疫情中这些超市和连锁店为公司盈利功不可没的原因,就是借助自家的电商平台给几百、上千个团长派卖了大量天价商品。
在别的城市,团购是便宜的代名词;而在上海,团购是天价的代名词。
黄士自己的公司没有参与盗卖捐赠物资,下面的经理或中层是不是参与他也从不过问。
因为他还看不上那些小钱。
黄士公司这次大发的真正原因,就是静态管理前进了大批商品屯积起来,但因为蔬菜保存期不长,都是疫情期间采购回来的,作为重点保供单位和强硬的政商关系,黄士公司不仅从外地购进了大量蔬菜,还在关卡前低价收购了大量没法进入上海的运输蔬菜货车的货物。
当蔬菜卖得比平时肉价都贵时,利润高达500%以上,最高的都超过1000%,不发财都不行,所以黄士凭着手里在这次疫情期赚的几十个亿就和“雅太海鲜”连锁店谈判:出资38亿占上海“雅太”公司的51%股权。
第一次出价后,对方无动于衷,第二次价格提到51亿占51%的股权。
那几天,上海的十几个商企老板轮番冲去与“雅太”公司谈判入股,这时候大家都处于竞争关系。
第二次谈判未果后,黄士请出体制内的一位大佬,终于把北京总公司的吕总摇到上海。
但面对咄咄逼人的这些上海地头蛇,这位年轻的吕总丝毫不让步,直接断然拒绝:就是上海商人出到五百亿,也拿不到上海“雅太海鲜”连锁店的51%股权!但可以参考股权分红结构,出五百亿可以买下上海“雅太”公司40%的股权分红。
听到这话后,黄士恼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