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三天才到。
“没事没事,过几天也行。”陈识新笑道,“我要在临高实习一个阶段。完全掌握了技术再回广州去――广州也要开一个照相馆呢。”
“这么说你会去广州主持照相馆了?”
“呵呵,那倒不会。”陈识新笑道,“广州那个肯定是民营的,到时候会招商承办。让有钱的老财们竞标。说起来,要是哪家有余钱,拿了这个标下来,肯定能发财。”
“你不是广州土著么?为什么不让自己亲戚去竞个标?”郭熙儿大大咧咧的问道。
陈识新摇头道:“我家是小门小户,哪来有钱的亲戚,这发财的门道也只能看看而已。再说了,还要避嫌呢。”
“这倒也是。”
陈识新见郭妹子还要开口,生怕她再说出什么“惊人之言”,不再聊照相馆的事,又重新把话兜到了服装设计上头,恭维了一番她们的设计巧思。接着话锋一转,便聊到了用料上。
“我看《临高春天》,万紫阁也好,其他服装社也好,什么料子的衣服都有,就是很少做皮草类的服饰。”
“没市场呀。”何晓月摇头,“临高这里,最冷也就是五六度,一年也就有那么几天而已。考究一点用呢子做衣服就足够了。皮草的穿着就太热了。”
“可是渡过海峡,到了广州就有需求了。广州的冬天比这里冷多了!”
郭、何二人都有在广州过冬的经验,知道他所言非虚。17世纪的广州冬季温度常在零度以下,且每年都有冰雪,御寒的需求远比海南强得多。
皮草较之棉袄和呢子,保温性更强,且有隔湿防水的特性。因此清代的达官显贵“我们倒是在参考资料上看过很多澳洲皮草服装的设计,只是本地卖不出去,想做也是有心无力呢。”
“我在广州就听说过,”陈识新悠悠道,“万紫阁以后会向广州进军,开设分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