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忙端起酒杯:“澜敬您。”
方才的尴尬事被若无其事的揭过。
“不知郎君是听何人提起过文若?昨日相见,郎君竟脱口而出彧的表字,当真让人吃惊啊。”
“听荀凡兄弟说起过。”荀澜道:“说叔父为国家殚精竭虑,实乃我辈楷模。”
呵,荀凡这不成器的侄子,脑子里都是美人和酒,连荀攸都敢调戏,怎么可能说这些?
“澜听说当今天子对张让等十常侍颇为倚仗,任其专恣蠹政。”
顿了顿,打量了下荀彧蹙起的眉头,继续试探道:“文若出现在这里,不知是否因此烦恼,起了弃官之心?”
荀彧叹了一声:“十常侍窃幸乘宠,浊乱海内,我虽在朝中为官,却无法为汉室解忧,实在是惭愧啊。”
“文若不必责怪自己,朝中之局,无人可解。”
“朝堂确令人心烦,但既为臣子,不论如何,当为国效忠。等天子扫除奸臣,重整世事……”
荀澜打断了他的幻想:“扫除奸臣,文若觉得真的能等到么?”
“这……”荀彧语塞。
横竖左右无人,闲杂人已退去,荀澜便继续道:“说一句大逆不道的话,天子如今有两位皇子。长子轻浮无状,幼子不过八岁。若是天子大不好了,下一位能做到扫除奸臣吗?”
荀彧变了颜色,忽然站起身来将桌上酒杯扫落:“安之这是什么意思?莫非是想学贼道张角,祸乱天下?”
酒杯落地的声音在黑夜中格外清脆。
“非也。”荀澜摇了摇手指:“澜之志向,在于周公。”
好大的口气!
荀彧疑惑地打量着面前的少年人,对方神情安静,语气自信从容,没有丝毫骄矜之色,他到底是什么人?
“是彧唐突了,还请郎君谅解。”荀彧行了一礼:“郎君似有未竟之言。”
荀澜摆摆手:“今天子病弱,皇子年幼。大皇子有何进大将军,小皇子有董太后。太后虽然无权,却有蹇硕为首的宦官簇拥在小皇子刘协身旁,为了与何进抗衡,她必会继续倚重十常侍。”
荀彧只要略一思忖便能推断,不论鹿死谁手,朝廷大权要么落在何进手里,要么继续落在横征暴敛的十常侍手里,这都不是汉臣想要看到的。
“安之是要做破局之人?”
“澜势力微小,却也打算护佑一方百姓。待澜收拾出一片安乐而美好的地方,必会尽全身之力,匡扶汉室,扫除奸佞。”
荀彧咀嚼着他的语句,摇了摇头,这听起来虚无缥缈,简直如海市蜃楼一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