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不但可以减轻颍川的负担,还可以遏制扬州本地的反叛。
得到寒玦的安慰,荀澜心里安定了许多,他将暖炉放在寒玦手里:“嗯,你拿着。”
“我不冷。”寒玦却不肯收下,又塞回到了他手中。
这个年纪的男人,正是嘴硬倔强的时候。荀澜无法,直接把寒玦的手给拉过来,和自己的右手一道覆在暖炉上。
看着两人在袖子中交叠的手,寒玦微微一笑,这次没有再推拒。
两人在寒风中绕着主街走了一圈,荀澜见城中一切正常,才安心回去洗漱睡觉。
虽然有可靠的手下定时汇报情况,荀澜觉得但上位者还是要多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否则长时间身居高位,可能都忘了自己的初心。而且在这个没有网络的年代,荀澜就更觉得微服私访、体察民情的必要性了。
自从升任豫州牧,荀澜就加大了对乡勇的招募。除了在豫州各个郡、县、国内张贴公告,他早在第二期报纸开始,就专门开辟了一个豫州牧招募勇士的栏目。
比起官吏招聘,招募勇士完全不会撼动世家的根基,而且乃是人之常情。毕竟这时候战乱纷繁,其实各个州都有在招募乡勇。一身本事的人在哪里都是受欢迎的。
但荀澜这个专栏,不仅清晰地写了各个岗位的诱人待遇,还增加了后续的追踪报道,让一切更加的真实立体。
比如赵云剿匪有功,一路平步直升到阳翟郡尉,如今和立下赫赫战功的黄盖一起行南阳郡代太守之职。再比如力大无比的许褚得到赏识后,奉命镇守阳乾关,在打退了董卓的虎狼之师后升职为将军。
看到这些鼓舞人心的消息,有些功夫在手的都梦想着自己也有这么一天,所以许多人听说了报纸上的事迹后,千里迢迢来到了豫州参军。
有功夫在身的,荀澜自然不会亏待他们,一入伍,就能拿到补贴。若是伤了,报纸里写得清清楚楚,豫州的医馆都可以终身给他们免费医治。若是留下了残疾,日后还会包工,管吃管住,不愁找不到活儿计干。除此之外,若是在剿匪途中因公殉职,荀澜给他们丰厚的抚恤给家人,这些都是别的州郡从未应承过的。
有一把子力气的人,因为天灾人祸无法养活自己的,同样是要去给人当兵卖命,都更乐意选择豫州牧。
豫州牧是实在是太仁义了,他在豫州设下的医馆,果然是免费替人看诊开方,说不收费这大半年来,就从来没有失信过。
在豫州和兖州、扬州、徐州、荆州等地接壤的地方,每天都有百姓翻山越岭过来看病。
且不说看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