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意思?”
李儒一笑:“不但我们要死死认下刘辩的死讯,还要指责袁绍派人冒名顶替弘农王,死死咬住他谋逆之举,这样就没有人敢去投奔他了!”
“你立即让人下诏书。”朝廷尽在他掌控,下诏书轻而易举,只要小天子签个字、摁个大印就行了。
“不但如此,主公还可以派三公九卿在颍川快报上实名,写自己见过弘农王的尸身。”
一提到《颍川快报》,董卓火气就上来了:“那玩意把我骂得那么惨,我刚下令长安不得有任何报纸的踪迹,你怎么提它?”
“明公,如今颍川快报发行天下十三州,影响力不可谓不巨。”李儒循循道来:“不如暂且将私怨一方,对付袁绍为先啊。”
他继续道:“袁绍手里有废天子刘辩,对我们威胁甚巨,一旦其身份被天下人承认,我们朝廷的政令就无人理睬。相比起来,豫州牧荀澜不过一道士尔,就算骂您,您也不会少块肉啊。”
董卓:“你说的也有道理,当务之急是袁绍那厮。”想到袁绍的一家都还在长安,其门人众多,影响力甚大:“都是袁绍害我到此,他的家人不得不妨。”
李儒默契地做了一个砍头的姿势。
董卓屠杀了袁绍全家。此时,长安中和荀澜结为联盟的王允也行动了起来,劝说董卓答应吕布任职江夏郡太守:
“有了吕布,豫州牧荀澜如虎添翼。明公答应其升迁入江夏郡,不但可以调离吕布,还能趁机派人去挑拨两人关系。吕布性子急、思量少,让其关系破裂不难。”
董卓怒道:“吕布背叛我,我当派人去杀了他,怎么可能还给他官职!”其实他也是嘴上说说,在座的人心知肚明,不管派什么人去杀吕布,估计都是有去无回。
王允的理由很充分:只是一个郡守,不任命人,也会有人取而代之。如今各地不少人自立为郡太守,还有袁绍这个无视朝廷,经常派自己人上任的威胁。不如利用这个职位,再度策反吕布。借这一职位表达已经不介意吕布的背叛了,趁机一叙父子之情。
吕布重利,感情修复后,日后让他将豫州刺史的人头奉上、许以豫州牧之位,不愁豫州不平。
听完之后,董卓大笑:“好计!一切依照你的想法去办。”长安朝廷的合法性都受到了质疑,他派出去的官员不少竟被当地人撵了回来。
他的女婿李儒则劝说他振作:“所谓祸兮福之所倚,如今袁绍已成心腹大患,不如趁机将其名望压制到谷底……”
董卓:“什么意思?”
李儒一笑:“不但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