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尉,以开发水利闻名中原,一直跃跃欲试挖墙脚的荀澜也让糜竺笼络了陈家的侍女。
虽然几率不大,但要是有机会能挖到人呢?毕竟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现在正好,探子用上了。
几天后,糜竺的回信到了,言陈府的确发生了一场很大的争吵,因为内容太过机密,婢女没有办法得知。
但陶谦的府上发生了令人相当在意的一件事情,陶谦在收到陈登的信后,竟然气晕了过去,骂他让徐州陷入险境。
“陷入险境?”荀澜咀嚼着这个词语,觉得自己当见陈登一面。
这些时日,吕布亲自率兵,在巨野县和曹操交战,但兵力和士气皆弱于对方,都没有取胜,甚至几次被乐进、夏侯渊追着打,差点就被攻破了巨野县的城门。
尝到失败滋味吕布,开始听从陈宫的防守意见,在巨野县坚守城池,等待救援。陈宫也亲临城上,与吕布一同布防。
吕布的心情很紧张:“巨野的粮草已经不足了,若是援军再不至,我怕城里发生易子而食的悲剧。”所以他才三番两次地和曹军交战,想要夺得粮草。
好在,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他终于收到了飞鸽传书,主公带兵击溃了公孙瓒的骑兵,已经逼近曹操和袁绍的军队。
公孙瓒收拢军队,和曹操合在一处。曹操担心被荀澜的军队里外夹击,且急攻巨野失败,眼看着吕布和陈宫没有那么容易被打败,他就从巨野撤兵,率兵来到了官渡,在那修筑了营寨。而袁绍在济宁城外高筑堡垒,与济宁城互为犄角。
秋收起兵,来年就很容易有饥荒。所以荀澜并没有从百姓中抽调兵力。而且,因为征战兖州和交州,荀澜手上的存粮并不多,军粮经不起大规模的消耗。
所以荀澜点了两万骑兵和三万步兵,其兵力不足北方联军的一半,但都是精选出来的,战斗力不足的人都留在州郡继续军屯。对比之下,联军兵力十万,号称二十万,声势十分浩大。
不过,荀澜在兖州就地征兵了,补充了两万多的兵力。被北方联军抢掠过的百姓拿起锄头就要上战场,反正在家里也是饿着等死,倒不如去战场一搏。不但能报仇雪恨,还可能拿到敌军的人头,得到赏钱,这样一家子冬天就不会饿死了。
这些参军的人,就算是没上过战场,也十分有血性。郭嘉在大军出发之前就考虑到这点,多带了武器,正好分发给他们。
不过官渡真是个宿命般的地方。历史上曹操就是在那以少胜多,一举打败了袁绍。没想到变化这么大之后,北方的决战还是定在了此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