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的短辫,明眸皓齿,面若桃花。
就是这一篇关于美人迟暮的文章,以近乎鬼魅的氛围记述陆小曼晚年的某一日情形,突然就让我疼痛。疼痛像毕毕剥剥的雨点,雨打芭蕉一般,带我找寻上世纪二十年代花团锦簇的佳人陆小曼。
陆小曼不像是个历史人物。在堆积的时光中,她容易被我们找到,也正在于她与徐志摩的关系。在佛教看来,这就像蛛网上的露珠,凭借历史人物的生命之网,我们看到陆小曼在佳人云集的人海里从普通视角向独特视角的转换和放大,由此,我们便也可以透过时间凝结的露珠之眼,感受那个年代一个绝顶优秀的女子的命运,那也是过去、现在和未来女人们的某个片断,它们在我们的耳边回响,像罡风凛冽,猎猎飘动,让我们在千帆过尽、三千弱水中只饮一瓢亦若有所思。
陆小曼名眉,又名小眉、小龙,笔名冷香人、蛮姑,是江苏常州的富家女子,1903年9月出生于上海。据说这天恰巧是传说中观音菩萨的生日,而她恰又生得眉清目秀,肤白肌嫩,于是家里人又戏称她为“小观音”。用现在的眼光看小曼,她无疑是那个时代受到最好教育的女子。从小在上海上幼稚园,后来随母亲到北京与父亲一起生活。父亲陆定(陆建三)是晚清举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曾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回国后历任司长、参事、赋税司长等职20余年。他是
国民党员,也是中华储蓄银行的主要创办人。母亲吴曼华乃名门闺秀,多才多艺,更擅长一手工笔画。陆小曼是这个家庭的独女,自然是掌上明珠。小曼在北京先是进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女子附属小学读书,后转入法国人办的贵族学校北京圣心学堂,再跟英国教师学英语。小曼通英、法两国文字,还能弹钢琴,长于画油画,聪颖过人而又才华横溢。她还漂亮可人,能写一手蝇头小楷,能唱歌能演戏,真正是多才多艺、有容有貌的大家闺秀。当时的文化名流胡适先生就说:“陆小曼是北京城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人们多以为,她后来的悲剧人生是她选择了与徐志摩的婚姻,其实是她自己的个性决定了她的人生。
陆小曼的个性决定了她的人生,让自己的个性自由迸发,走入极端,这就是陆小曼的一种任性。这份任性消耗了一个优秀女性的一生。
胡适先生说这话的时候,小曼在18岁左右,青春年少。北洋政府外交总长顾维钧要圣心学堂推荐一名精通英语和法语、年轻貌美的姑娘去外交部参加接待外国使节的工作,小曼被选中。小曼虽然才18岁,但因她活泼、大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