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的父母没有怪罪谁(大概学校懂得世俗真理,拿钱消灾,传言人心是被学校五十万收买了),没有向学校提出无理要求。他们相信命运,一种无奈的相信只好热泪盈盈目送他们唯一的爱女。溺爱成了习惯,在爱女人间永久居地旁边种下两棵苍翠的松柏,陪伴她孤独、弱小的灵魂。如今,白发人送黑发人。最伤心痛绝的应该是柳未若的父母,他们泪流不止,几回回痛晕过去,几回回醒来又是一场痛快淋漓的悲哭。
下午三点像黄昏,半载人生失亲人。泪,像溪水一样缓缓流去;心,像刀绞一样疼痛。黄昏来临之前,众人扶着两位知书达礼的伤心人回了家。家,失去了一声声娇滴淘气的欢笑声……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不大的柳家小院,柳未若的母亲天天以泪洗面,越洗越伤心,越伤心越容易走进唐诗宋词,有韵律的哀怨,有节奏的凄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换来的,是一只人见人厌的乌鸦,盘旋脱皮的树枝上悲哀地嚎叫,如歌如泣。带着沙哑的哭腔直叫柳未若的名字,“柳——未——若——”乌鸦哭,她真的像柳絮一样飞走了吗?
柳未若飞进了天堂,变成一位永远不会衰老的圣女。她脆生生地瞅了一下这个农家小院,乘着白头鹤,驾着七彩祥云去天宫复命。
从这个角度看,很美!
中学教师柳未若的父亲蹲在院子里无声悲泣,宝贝女儿就这样离他而去,他能怎样表示?不过是抽枝旱烟,喝口烈酒来麻痹自己不信任的眼泪。乌云渐渐飘去,他踱回房屋安慰老妻。他叹息,一生的宿命,“信天由命吧!”他拍拍老妻的肩膀说。
……
这一天,柳未若的好友都来吊唁她。
内心的悲痛千言万语化作一泓热泪,滴在青山绿水上,滴在苍翠草地上,滴在新建的香冢上,岑寂的长空鸦鸣哀嚎,千万里谁在回音?每个人都抹着泪,低头哀思,墓碑上“爱女柳未若之母”这几个字是人来到这个混杂世上的唯一明证,它像鞭痕,隔着痛苦的土地在他乡沉睡。“永远年轻,永远美丽。世界没有给我衰老,何想衰老?”墓志铭隽永深刻,读之,令人悲怆凄然,不忍多看一眼,仿佛花蕾没有新开而惨遭霜打枯死了。
肃穆庄严的松柏,忽然晃动一下,接着一只庞大的白天鹅拍岸振羽,展开洁白如练的双翅“嗖”的一声飞向苍穹,庾庆瘦抬起头,望着白天鹅飞去的方向,说:“她真的像白天鹅一样飞走了。”
默哀半个时辰,大多数人都走了,此地更显凄凉。一望无际的原野,人迹罕至的荒冢,一个新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