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包跨入车内,然后车子绝尘而去。他甚至无法知晓冯宣仁是否注意到自己,除了这些,他仿佛又回到了以前没有见过少爷的日子,他努力分出这其中的区别,唯一的区别在于现在他不得不每天偶尔会想到他的笑容和身影。也许,少爷已经不需要我了,有时会这样想,不免怅然。
时至中秋,冯公馆酒宴宾客,按冯家在金融及工商界的地位,来者不光是同行中人,相当部分却是带“政”的人物,这使每年的中秋宴会多少带有特殊的意味。冯老爷明白,于现在群雄争霸的局势,金钱和政治就像是一块银元的正反两面,谁都分不开谁,谁离开谁都会不成气候,而他是被群枪抵在背后拿钱下注的人,只盼能压个是顺当开光的局。
宴会通常是在自家府上办的,照冯太太的想法,在酒店与家中的交流总会有些微妙的区别,这些区别有时会影响到很多事的成败。冯太太出身名门,在社交方面自幼训练,绝对有自己可行的一套,使她能轻而易举地在社交界里游刃有余让夫君在事业上顺利无阻和冯家在各界所扮演角色的高低上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而且冯太太在这次宴会上还另有算盘要打,所以显得更为慎重些,冯府上下忙得人仰马翻后,大戏终于顺利开场了。
入夜。整个冯府灯火辉煌,人车如流水接踵而来。
冯老爷,冯太太,冯家两个少爷乃至冯家上下佣人都衣冠楚楚,面带可亲笑容殷勤招待客人。
阿诚阿三两兄弟也换上平时不穿的簇新青布夏衫,跟着其它佣人小心地端着银托盘,穿梭在锦衣男女之间,侍候着他们手中闪亮晶莹的玻璃杯中的液体。
不由自主地用目光去搜索冯宣仁的身影,阿诚穿行在人群中四处张望,可惜人们凑成一团一团地分散在各处交谈,众多华服在灯光下灿烂夺目,他一时无法找到且不得不专注手中的物什。
冯宣仁此时正被母亲拉在几个官腔老男人之中,脸上堆着不明所以的微笑。
“冯太太,贵公子果然一表人材,老冯和你当真好福气啊!”一人向冯太太赞着。
“哪里哪里,赵局长真是高赞了。宣仁,这是赵伯伯。”冯太太得体地笑回,连忙为儿子作着介绍。冯宣仁点头弯腰,恭敬地叫了一声:“赵伯伯。”
“好好好,不必多礼,呵呵呵……”
“这是李科长李伯伯,张司长张伯伯,这是王行长王伯伯。”
冯宣仁一一恭恭敬敬地鞠躬行礼,表情谦逊举止文雅,令众人十分满意。
“冯太太,不是我们几个眼红啊,老冯有这么两个得力的儿子往后真是走得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