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所折磨着,很痛苦。后来,他同一个姓王的才女结了婚,才算找到了真正的爱情。他们相亲相爱,常在一起做‘联句诗’,你一句我一句地合成了一首诗。有时他们同窗坐下,一边剪蜡烛芯,一边闲聊。他有时离家远行,心里思念她,便写过许多惜别和相思的诗。”
爱情距离 13(3)
他越说越激动,索性站了起来,吟诵起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南妮给他声情并茂的言语感染了。她感慨地说:“人说,爱情是文学创作永恒的主题是千真万确的。我读过一本介绍李商隐的书,说他三十八岁时,妻子不幸病逝,留下三个儿女。他悲痛欲绝,先后写过不少悼亡妻的诗,情真意切,哀婉动人。他从此郁郁寡欢,丧魂魄一般,终身未再娶。爱情激发了李商隐的创作灵感,让他给世人留下了传世千古的佳句。”
何野说:“我是讲古代文学的。我发现许多华美的诗章都是源于爱情这个主题。这种美好的情感是无以伦比的。读陆游的《钗头凤》,能给人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读李清照的《声声慢》能给人一种潸然泪下的感受。”
南妮点点头,说:“你的话很有道理。文学创作需要一种激情,而这种激情决不是空穴来风。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爱情来点燃的。我签约这部小说后,曾迟迟下不了笔,就是因为没有激情,我当时苦恼极了,深夜里常一个人坐在电脑前发愣。”
何野笑了,说,“既然你当时写不出《享受爱情》就不妨写写《享受苦恼》嘛。这不就有生活了。”
“好啊,你在取笑我。”她娇嗔地直视着他,眼睛的波光从睫毛的缝隙中溢出来。
何野从她的眼神里读得出一个知识女性矜持而坦诚,明媚而不滞涩的韵味来。
“开句玩笑,你可千万不要当真啊。”他笑着瞅着她,眼里蕴含着欣赏的目光。南妮从他的目光里寻觅到了令她心动的东西来。她被他的气质和风度征服了。他的目光是那般的真诚,像一片蓝天,一览无余;他的目光是那般的深邃,像一潭幽湖,深不可测。他的神情颇有几分对爱情的自信并散发出一种成熟男人的魅力。南妮也曾接触过许多才华横溢的男人,但是他们都似乎缺乏一种足以打动她的思想内涵,而何野恰恰在这方面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时此刻,她真的想一头扎到他那宽厚的怀里,去吻他,去撒娇。可是,她又很胆怯,生怕他会由此瞧不起她。
“何野,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可以吗?”她抿了一下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