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宝姐姐,我怕什么苦呀。艰难时候,你家那些金银财宝,一时也用不着,便赏我一点,我这日子就快活了。”说的宝钗、宝玉都笑了。宝玉说:“你不知眼下这些苦难都是财产带来的,况且给你一座金山,浑身的本领,你就不是你了,要它怎么?你还把那些忘不了。”宝钗催着说:“抓紧时间吧,趁现在他能听得进你说的,把紧要的说了,免得过了几年就糊涂了,你一说便跟你急的。”白影看出宝钗是真心帮宝玉的,便问:“看来宝姐姐也是真心看不上仕途经济了,不知如何有了这个转变?我怎么过了几年就糊途了?”宝钗幽幽地说:“告诉你吧,以前那是人的想法,现在是神的观点。”宝玉忿忿地说:“那正是蠢人的想法。”“是了是了。”宝钗并不生气,接着说:“你现在还小,以后就越学越糊涂,等老来快明白人又没有了。真的是,十岁是神;二十岁是人,三十岁痴了;四十岁疯了;五十岁老朽;六十岁还童。我说你日后就是这个样子,不信走着瞧”。
宝玉接着把如何做好文章讲了一遍,然后提高了声调说:“重要的是人要有见识,不能跟风、买弄,人云亦云。想不落俗套,是最不易做到的,因为有各方面压力逼你就范,各种假相迷糊你的眼睛,要有自己的观点信念就更难了。但你要有心,还能看透一切的。这社会历史悠久,人生百态,可去伪存真,人历来所求的不过富贵罢了,当然也有人讳言富贵,姑且叫成就罢。几千年来人们为“成就”演绎了多少故事。现在这个目的几乎成了生长在这块土地的人固有本质,人们的共同认识了。好像人只有通过努力奋斗,有“成就”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不然就是一个混混,一个没价值没前途的东西,该打该杀。为了这个目标,人们无不是慷慨激昂,义无反顾!其实这里面有重大问题。首先它抹杀了人的固有尊严,认为有成有就人才有资格做人,所谓有钱始作人,人必以物品一类体现价值,那还有人的好么?其实,人的道德、信义,都围绕名利这个目标转,还会有正义、道德吗?这么讲还很抽象,把几千年来人们的所作所为,拿来看看就清楚了。
经过多年的奴化教育,到了春秋战国时,人们心中都有个概念:人应求富贵,只有富贵人才活的有意义,只是一时还没有明确的说法标准。这时鲁国抓住了一个为国家打仗,三次当了逃兵的年轻人。可这逃兵说家中有老有小,打仗就为了家中老小,不当逃兵打仗多是打死了,谁来养家中老小?大家听了也都疑疑惑惑,一面是不打仗国家要灭亡;一面是去打仗了,必有生命之忧,古来征战几人还呀?况且有人就能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