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又不健全,那时的《诗经》就记载:花花公子可随意抢劫势单的女子去玩弄。孔丘从小就养成爱慕荣华的性格,对仕大夫的优雅生活顶礼膜拜。也许母亲和姐姐的言行给他的自尊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他不愿也不敢把怨气发泄到造成这种不公平的社会,只好附和当时轻视女人的习俗,把怨气发泄在母亲、姐姐身上,恶毒辱骂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并发下毒誓:日后不收一个女子为徒。
孔丘的言行应该是可以理解的,这种境遇使他产生病态。现实点说女人是人类社会的一半;浪漫点讲女人是男人的一半,人的一半。这么辱骂女人就跟辱骂自己一样,甚至更严重:简直就是自残自己。而这样的人竟被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推举为圣人,不能说没有点猫腻。
当然人们不只是会因为孔丘这一句话而动心。孔丘因爱慕仕大夫的优雅生活,探索总结出学而优则仕。认为人只要努力学习奋斗,就能挤身仕大夫阶层。这句话确实迎合了许多的心思,说到大家的心坎上,立刻引起了共鸣:帝王将相宁有种乎?打得天下便是王;发展是硬道理,有钱是大爷。
有了这样的理论根据,人们为之欢欣鼓舞,觉得富贵就在眼前,伸手就可捞取。为表达由衷的感激,大家极愿尊孔丘为圣人。人们这么做,还有一大妙处:孔丘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就成了大家的代言人,这个代言人的形象越高越好。代言人是圣人,那自己不就是真正的上帝了吗。真划得来。
强求不如巧遇,孔丘因心情不佳说出辱骂女人的话,也派上了大用场。
既然人通过努力奋斗才能实现价值,出人头第的过上好日子。那人们为了名利这个目的就能费尽心机,不择手段地去攫取。而天下的财富就这么多,帝王只能成就一个,那么穷困、不如意的事只能降临到大多数人头上。想发泄心头的怨气,抱怨倒霉的运气,又缺乏勇气和目标,就只好自残,跟着孔丘起哄,干起侮辱女人——人一半的勾当,嫌辱骂、岐视还不解恨,再把女人缠上了小脚。也等于把自己缠上了小脚,这一行径终于以实物永远留在了历史的羞耻柱上。
“认为通过努力奋斗才能实现人的价值,这就践踏了人生来的尊严。以名利作为人生的价值,那么人的道德、信仰只好为名利服务,国家的法律制度也可随意权衡变通。人失去了这些,成为物品一样论价值,哪还有什么样的事情不能发生在人的头上呢?便是真的能锦衣玉食,也是很下贱的。”
老师有意认真地讲,白影诚心用心地听,听老师讲到这里,忍不住问:“这个问题我也琢磨了好久,可人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