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肴,备上一壶府中自酿的美酒,三人热热闹闹庆祝“毓筠名绣坊”董事会挂牌成立。
直到酉时我们才告别离去,明毓郡主坐到马车上,拍拍手中我的奏章,笑嘻嘻地说道:“晚上我先拆来看看,看看你写的些什么东西?”
我笑道:“郡主只管看,都是纪录的我在西方游历所见所闻,有趣得紧。”
她吃吃笑道:“口是心非,你当我看不出你的紧张劲吗?你不想我看,我偏要看看。”
等到马车行动了,她又从车窗探头笑道:“不会偷看你的。你放心了,你的东西,过两日我就进宫去呈给皇上。”
我和叶筠妍依依惜别,才过得这几天,我便知道,她终生终世也不会把我忘怀了。
第十三章 少年轻裘
时间一晃又是好几天,仿佛一切都照着正途运行着,我还是拓展着我的玻璃和煤火生意。乘着现在生意极红火,我又在靠近州桥的繁华地带开了一家玻璃行,五家连锁经营,已经牢牢地把开封城所有的玻璃制品市场占领住。
“太阳”煤火商行也一样是连锁经营的方式,已经有大小八家分布在开封城各处,开封城里处处可见街巷旁燃煤生火的景象。中国人就是学得快,听江越说,现在开封城里已经有仿制的各式煤炉出现了,也有一些煤行照我们的样子开始生产蜂窝煤。
唉,现在多希望有专利保护法啊。幸好玻璃的制作方法他们一下子还掌握不了,而我们作坊里的工匠因为我对他们好,薪水又给得多,加上那时候的人都还重信义,还没有出现学会了技术就跳槽自己干的现象。
不过再一想,也就不觉得烦心了。玻璃的制作技术也不是什么现代科技,学去了就学去了呗,正好也促进了宋朝商品市场的发展,这不也是我的意愿吗?反正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他们现在还学不去,也接受不了,我才不怕和他们竞争呢。
在心中细细算来,当初我不到十二万两银子,如今光在玻璃行上就有四十万两的资产,这还未包括我所谓的专利和品牌资产。当然,这十二万的启动资金里面,莲姑娘占了绝大部分呢,也不知道她现在在哪里?
而且我每隔两天去一次毓筠名绣坊,现在正是初开张的时候,一些新的经营方法要我具体去实施,还要和叶筠妍她们讨论一下该怎么做出更新奇好看的服饰。
黄庭坚进入太学学习,吕周、莫之扬他们也开始考试了,也不知道他们会考得怎么样,还真是挂牵这些伙伴们。
石炅那小子正忙于平息那起风波,听说御史台已经传他去问过话了,而他也在到处找关系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