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话触动了岳父大人年少时的一段什么情缘吧?看看岳父大人的模样,也猜得出他年轻时一定是风流倜傥的少女杀手级人才了。
我一下子不敢说话,只得凝神屏气的端坐着,端起茶杯喝一口。
叶师陶看了我一眼,面露歉意道:“我一下沉浸到往事回忆中,倒是让贤侄不自在了。”我连忙说道:“是小侄说话不妥,还请叶叔叔原谅。”他微微笑道:“你说的话并无不妥,恰好相反,是说到叶叔叔的心头上了。筠妍母亲撒手离我们父女而去,想来也有十年了,贤侄刚才一句话,却是勾起了一些往事回忆,以至失态。”
哦,原来如此,记得是听叶筠妍说过,她母亲过世得很早,而他父亲至今未另娶。我不禁对岳父大人有了好些敬仰,在这个男尊女卑的时代,要做到这一步还真不容易。
既然岳父有这份情怀,那么我刚才回答的第一个问题肯定不会有错了,我不由得松了一口气,现在就看第二个回答能不能够让他满意了。若以一般人看来,我的回答显然有些胸无大志的感觉,不知道岳父大人怎么看?
叶师陶站起来,我赶快站起来垂手而立,看着他慢慢地在厅中踱了几步,然后停下来站到我面前。
“你的第二个回答,给我倒有些惊奇的感觉,你年纪轻轻,便可以将功名利禄放下,算是很不错了。”叶师陶缓缓说道:“只是我看你在开封的经营运作,给皇上呈奏书简,所作所为,似乎与你的这个理想有些不合啊。”
我答道:“小侄所作的一切,经营运作,是为了让开封的百姓能用上更经济适用的物品,能让更多的贫民挣钱养家。呈奏书简,是能对皇上治国强军有益,让大宋的老百姓生活更加安定。一人致富,若天下人皆贫,则富不能久;一人独安,若天下人皆困,则安不能享。”
叶师陶看着我良久,忽然哈哈大笑道:“听贤侄一言,胜读十年圣贤书!”
我看他高兴,当下作揖道:“小侄冒昧,还有两件事情求叶叔叔。”叶师陶奇道:“两件事情?贤侄不妨说来听听。”
我说道:“第一件事,小侄听闻叶叔叔专营棉纱布匹,开封城的棉纱布匹生意,叶叔叔便占了三成有多。然而当今大宋棉布皆由农户手中自行纺织,工艺简单,效率低下。小侄知道一种纺织机,用畜力或人力驱动,一次可以纺成八根棉纱,效率是原来的八倍。叶叔叔将这些织布机组织起来,统一招募织工在作坊中生产,可以大大地提高效率。”
“八倍?”叶师陶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惊奇地看着我问。我点点头道:“正是,实际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