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职事官而看不起我的人发出警告,想惹我的话,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再说!
首先,我将京华报社中得力的记者叫来,开一个小会,让他们通过各种手段挖掘康侍郎的隐私,当然主要是那些见不得光的。记者只是我们内部的称呼,开封城里的老百姓们另有说法,叫做“报会先生”,意思是说他们这批人是专门搜罗、编述故事的。
这些人头脑都颇为灵活,立刻定下了搜集范围,如那些他老头子有没有不孝敬父母长辈、垂涎晚辈女子扒灰、考试升职舞弊弄假、贪污挪用公款、背叛坑害朋友、虐待家仆下人等等等等,反正能把他名声搞臭的都可以。像他这种趋炎附势的小人,又不是苏轼、欧阳修那样的坦荡君子,只要努力挖掘,不可能没有见不得人的秘密。
这个计划就叫做“狗仔队行动”!我心中冷笑,姓康的,你将有幸成为传媒史上第一个倒在传媒力量之下的角色。
功夫不负有心人,没过两天,大量的信息资料就放到了报社编辑部的案头上,内容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我和吕周等人一起翻看,嘲笑声、斥骂声一直不断,真没想到,随便一下就挖出这么多隐秘来了,传扬出去,保管叫他身败名裂。不过我还是决定谨慎一点,继续要他们寻找康家的秘密,同时选出一些有用的资料让另外的人去核实一下,尽量避免出现无中生有的事情。
接下来的《京华快报》上就刊载了康侍郎及其两个儿子的荒淫行为,什么康侍郎在曾经对自己小儿媳非礼啦,他大儿子的老婆同外面小白脸有一腿啦,他儿子又同康侍郎自己的小妾有染啦等等,估计里面有些情况,他们家里人互相之间都不太清楚。
第二天,开封城里就传得沸沸扬扬了,几乎人尽皆知,酒楼坊巷、太学官府,只要是京华快报能够到达的地方,都有人在议论这些事情。一时之间,名不见经传的工部康侍郎名声大噪,康府外面居然都围了不少人指点,真所谓闾里街坊论短长,朝堂皆道康侍郎。当然康侍郎府内也不太平,这些事情被抖出来,家里吵骂得翻了天,据四周的邻居称,打骂声时有耳闻。
才过得两天,又爆出猛料,抖出康侍郎在工部任职期间,曾利用修建黄河堤防的机会,伙同贪污公款多达数万贯。御史台立刻作出反应,将康侍郎传去问话,第二天才从御史台放出来,不过是个停职候审的结果。这家伙还有些气味相投的同伙,兔死狐悲,而且他是王雱那边的人,把他加以惩治会让变法派脸上无光,自然要保上一保。
接着,下一期的京华快报又给爆出一条新闻,前年康侍郎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