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一边听一边点头,有时还问几句。等他弄明白了,居然停下来拍着我的肩膀说:“爱卿真乃旷世奇才,朕有了你,何愁大宋不能强盛?”说完,他开心地哈哈大笑,又要留我用膳。
这虽然是无上的恩宠,但我可是敬谢不敏的,跟皇帝一起吃饭,太累了。于是我只好推托,说还要赶回去与苏颂安排新武器的生产,因为时间紧迫,现在只是做了两件样品出来,而比试日期越来越近了,我必须得抓紧。
皇帝点点头,说:“既如此,大事要紧,朕就不留你了。”
我如蒙大赦,赶紧告辞出宫。
接下来的几天,我一面督促两件新武器的生产,一面去禁军大营的秘密基地讲解新武器的使用,然后与杨骞他们商议比试时的战术运用。关于这些兵法战术,我虽算不上内行,但电视看得多了,倒也没出洋相。
经过几天的讨论,比试时的战术运用基本定下来了,我仔细考虑过了,可以说万无一失。
比试前一周,我的新式武器运到了进军大营。虽然霹雳神机有两百支,但并非人手一支,我们经过讨论,只在两百人中选四十人使用霹雳神机。而霹雳弹也只准备了五十枚,但对于这次比试来说,却是绰绰有余了。
终于,比试的日子到了。
这天,天气很好,虽然是严冬,但开封的阳光却很灿烂,风也很少,我暗自得意,连老天都帮我。财神别的忙没帮到,给我弄个好天气倒是很容易。
在禁军较场,皇帝和朝廷大臣以及辽国使臣一起坐在点将台上,台下,辽国的两百铁骑和我亲自训练指挥的两百步兵严阵以待。再外面,几万禁军将较场围得密不透风。
辽军四十骑一个纵队,两百铁骑排成五排虎视眈眈地看着我们,好像我们就是他爪下毫无防抗能力的羔羊。
我方五十人一排,四排正好两百人。第一排全部拿着高大的盾牌,所以辽人看不清我们后面的兵士的装备,但坐在点将台上的皇帝和大臣们看见了,我们的兵器还真有奇怪。有的拿弓箭,有的拿长枪,还有的居然背着一捆竹竿,还有几个人脚边放着一个竹筐,里面不知道装着什么黑漆漆的东西。
时间到了,点将台上响起了第一通鼓,双方做好准备。
萧远图动也没动,他的骑兵已经排成五排了,没有必要变换什么队形,因为骑兵本来就是以进攻为主,过分注意阵型反而会束手束脚影响发挥,所以他干脆不要阵型。
我方步兵在杨骞的指挥之下,迅速排成了一个阵型,而且是一个奇怪的阵型。
我们两百人分成三个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