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电视上看到过古人喜欢在元宵节猜灯谜,街道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灯,现在才知道电视里的跟这真实的元宵灯会比起来差得太远了。
一路行来,到处都有彩灯展、花灯会,那些花灯花色众多,格调各异,工巧优美,光彩熠熠。从这一点上看,古人可比我们聪明多了。
而不同的灯也有不同的名字,筠妍一边走一边跟我介绍,有挂花灯、滚龙灯、迎轿灯、走马灯、放水灯、展冰灯而最希奇漂亮的就是我的水晶坊生产的琉璃灯和水晶灯了。
除了观灯,元宵节还有许多传统风俗节目,有闹社火、耍龙灯、舞狮子、划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猜灯谜等,真正是华灯照夜,万户生辉。人们都上街踏月观灯,游戏杂耍,尽情玩乐。
而这个时代的烟花最让我惊奇,因为我发现宋朝制作烟花的水平就已经很高了,其配方也好,安全系数比较大。只是我又难免感叹,想起以前看到过的一句话:中国人发明了造纸术和印刷术,却用它们来印刷佛经;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却用它来制作烟花和鞭炮;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却用它来看风水。
我国的四大发明为世界文化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我们自己却没有好好利用这些发明。不过,这些历史就要改写了,而我端木秀就是来改写这些历史的。
又向前走了几步,发现路边有一家买汤圆的小店。我回想起家乡的亲人和朋友,不觉有些感伤。
开店的是一个年轻男人和一个小姑娘。此刻,看到我盯着汤圆发呆,那小姑娘连忙招呼我们进去。
我们走进小店,看屋子虽小,桌子凳子却纤尘不染,心中首先便有了好感。
只是,这小店如何这样冷清呢?元宵节前,外面人山人海的,应该有很多客人才队,而此刻居然只有两对男女在吃消夜。
我尝了一口汤圆,跟二十一世纪不一样,但我仍然觉着亲切。一碗汤圆下肚,看到店里仍然冷清,我一时来了兴致,问那小姑娘姓什么,叫什么名字?为什么出来卖汤圆等等。
问完之后,我让小姑娘过来跟我学唱一首歌,然后用筷子击打着瓷碗伴奏,唱起了那首《卖汤圆》: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一碗汤圆满又满,十个钱呀买一碗。汤圆汤圆卖汤圆,晚来一步只怕要卖完。唉嗨哟汤圆汤圆卖汤圆,晚来一步只怕要卖完。
这首童谣唱起来琅琅上口,不一会,那小姑娘就学会了。然后就开始到门口去唱。果然,她的歌声很快就吸引了一大群人进来,我们眼看小店已经客满,连忙付钱走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