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的同学,女友退回给他的信有三百封之多,这曾令他叹为观止,现在他本人也有过之而无不及。写信,阅读文学作品,这真是那个时代的典型风尚之一。他们结婚后,万志萍把他的那些信带了过来,他把它们和她的信一块儿保存在一个纸盒里。过了许多年,在他们第一次搬家时,林越看到了这个纸盒,当年那些散发着淡香的温馨的信封已经泛黄了。林越取出自己的几封翻了翻,但是他只看了几行就忍不住抛下了。他又换了另一封,结果还是没有看完。当年林越写这些信时,感觉上好像有一种“少年维特”的倾情方式,他的信都写得比较长,短的也超过一千字,他曾不无自得地对万志萍说:“这些情书将来可以出版的。”为什么它们现在忽然变得几乎不忍卒读了呢?信里有“少年维特的烦恼”吗?
对你始终如一 7(2)
在三年前这次分居前,林越又见到了这个纸盒,那些信泛黄的程度更深,有的已黄斑点点。这回林越没有去碰自己的信,而是抽出了几封万志萍的信。那天他见到万志萍时,他告诉万志萍刚才看了两封她过去(十五年前)写给他的信(其实他也没有看完)。万志萍莫名其妙,瞟了他一眼,说:“有病啊?”林越的确好像有点不正常似的,笑容浮面,还对她念了几句信中的话,说:“还记得吗,你写的?很不错。”那是万志萍在给林越的一封信中写的一首诗。万志萍说:“开什么玩笑,闲的?”林越说:“是你写的呀,不记得了?”万志萍说:“你别搞啊!”那是林越过去见到的万志萍写的唯一一首诗,虽然现在两人面临分居,万志萍也不至于故意否认它吧。其实,林越在重见它时也不太相信,万志萍当年还曾写过一首诗给他。
林越想到,虽然当年他和万志萍在通信中谈到过一些有意义的话题,但那些话题恐怕对他们本身并不重要。他们通的每封信都在传达着他们相爱的信息,但是他却可能花了三分之二甚至更多的篇幅在和她议论一个社会问题,或评价一本小说,或绘声绘色地讲述一个朋友的故事,信里充斥着大量不相干的内容。这正是两个相爱的人之间的一件有趣的事,他们这时好像也都不觉得自己可能很啰唆和琐碎。在进入下一个阶段之前,他们之间好像总是有说不完的话,而且也不会知道这其实是有限度的。本来,万志萍还并不关心国事政治,对文学也没有太多的兴趣,只是由于从小擅长朗诵而喜欢一点诗歌。当然,他们的表达是真挚的,用心的,但将此作为读物是不行的。由于缺少深思熟虑,其实他们自己也不记得说过什么。世上所有描写初恋的传世读物,如林越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