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的和看得见人的井,芒布累的古老的橡树,作见证的石堆,所有这些,尽管是很简陋的纪念物,然而是很庄严的,象征着契约的神圣,没有哪一个人敢用犯罪的手去亵渎它们,这些无言的证人远比今天的严酷的空洞的法律更能坚定人的信念。
在政府的统治下,王权的威仪压制着人民。尊贵的表记,如王座、王笏、紫袍、王冠和纹章,在他们看来都是神物。用这些赫赫的表记把一个人装扮起来,就能受到他们的敬重。这个人不用军队和威胁的手段,只要一开口,人们就服从。现在,人们要取消这些表记,这样蔑视的结果怎样呢?王室的威严将从所有的人的心中消失,国王只有使用军队才能得到人民的服从;臣民之所以尊敬他,完全是由于害怕受到惩罚。国王固然是再也用不着戴什么王冠,贵族也用不着戴什么显示他们的尊贵的标记;但是,要执行他们的命令,他们就非要有十万人的军队不可。这样做,尽管在他们看来也许还觉得更好一点,但是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长此下去,终究对他们是不利的。
古代的人能仗他们的口才达到他们的目的,这一点固然是很奇妙的;但是,这种口才不仅表现在措辞的美,而且,从来就是说话的人所说的话越少,他所取得的效果反而越大。说话之所以显得生动,不在于说了些什么辞,而在于使用什么符号来表达;不是说得生动,而是演得生动。把一个东西呈现在人的眼前,就能燃起他的想象,引起他的好奇,使他一心等着你要说些什么话;单单这个东西往往就能说明全部的问题。思腊西布路斯和塔昆尼乌斯割掉罂粟的果实,亚历山大在他所宠幸的人的嘴上盖上他的钤记,戴奥吉尼斯走在芝诺的前面,他们这样做,岂不是比发表长篇的演说更能说明他们的意图吗?要反来复去地说多少话才能把这些观念说得清楚呢?大流士在同西塞人以兵戎相见的时候,收到西塞王送来的一只鸟、一只青蛙、一只老鼠和五枝箭。使者把这些礼物放下以后,一言不发地就转身回去了。要是在我们今天,这个人就会被大家当作疯子。大流士明白了西塞王的可怕的意思,赶快就收兵回国了。假使用一封信来代替这些东西,它愈说得气势汹汹,它就愈吓不倒人,大流士必然把它看作是虚张声势,一笑置之的。
罗马人是多么注意表象的语言啊!他们所穿的衣服,是随着年龄和身分的不同而有差异的;礼袍、长褂、锦衣、小金结子、缘饰、宝座、棍杖、权标、斧子、金冠、叶冠、花冠、小凯旋、大凯旋,所有这些在他们那个时候都是很考究的,都代表一定的意思和礼仪的,在公民的心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