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和朋友们的郁闷能够一扫而光,高高兴兴的面对生活,而且认认真真和女朋友谈恋爱。(青春期啊!你赶快过去吧!)
出了《校园检讨书》之后我突然发现真正的傻瓜既不是欲望的狂热追逐者,也不是严肃的呆板老帮子们,而是青春期迟迟不去的人,学会配合与妥协并不丢人,丢人的是走极端。
生活仍在继续,打架已经过时,斗争刚刚开始,因此我要感谢以下这些人:
发现我的龚应恬老师:龚叔叔,每次我想对你说感谢时我就会痛恨我语言的无力。
陈德老师、尚红科老师、余华老师、莫言老师、张守仁老师、杨东平老师、简宁老师、周国平老师、路远老师、王刚老师、《中学生阅读》、《新校园小说》的李湄英老师,好人有好报,我永远相信这句话。
王建峰、张磊、杨巍、王瑞峰、郑璐、付博、孙飞:祝你们快乐,一定要丢失那些属于我们的夜晚与秘密。
邬永刚校长与乌日娜老师:感谢你们在我最不相信学校的时候给予我的帮助,那是我能想像一个老师所能给予的最大的谅解,是你们让我明白了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
所有一起喝过酒的朋友们:不论我们在哪里,在干什么,“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是句真理。
爸爸、妈妈:我从你们那里明白了爱,我正在学习如何去爱。我相信明白了它便是对你们最大的祝福。
生活的一半是麻烦,另一半是解决麻烦。
肖睿
2003。01。21于北京。
青春的反抗和自救
现在我厌烦透了的一件事就是有人请我写序,这几乎必然会把我这个软心肠的人逼入两难的境地,不是违心地答应,就是冷酷地拒绝。就在我处于这样心情中的时候,来了一个不速之客,一位久违的朋友。他带来了一本书的清样,我答应留下看看再说,暗下决心,如果不好,一定直言不讳或者找个借口推辞。
当我翻阅这部题为《一路嚎叫》的书稿时,我发现我这一回比较幸运。这本书的作者
,那个我不认识的刚从中学毕业的肖睿,并没有用青春期的空洞嚎叫令我耳聋头昏。读了不多篇幅后我便开始相信,他是一个有天赋爱思考的少年,他的文学才华自如地游刃在荒诞和现实之间,他的思维锋芒常常切中教育和时尚的弊端。我相信他还是善读书的,不说别的,单看他恰到好处地从亨利·米勒、凯鲁亚克、金斯堡、贝克特、昆德拉等人作品中各挑出一段与远行和逃跑相关的话用作各章的题记,就可知他多么了解自己所要处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