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男女生都会背,那些男生一开口就是“意映卿卿如晤”……ft!不过真是好文章,侠骨柔肠剑胆琴心莫过与此,看的偶当时心酸酸。课文上完了,大家还拉着语文老师一个劲的问最后那个孩子生下来是男是女,老师回答说是个男孩,林觉民的妻子最终也没有如丈夫所言抚育儿子长大,悒郁的她仅仅过了一年就病逝了。于是全班叹息。当时这一篇在心里倒背如流,多年过去后,居然大部分还是能背诵出来。
第四个故事:严蕊
还是有所偏心,笑,这一篇来说说偶家老乡严蕊MM。
其实一直想说说关于这个女子的感慨。世传台州之民多为靖康之后由中原迁入,所以虽然位于江南水乡,却民风以刚烈著称,有所谓的“台州式的硬气”。而其中最有名的,除了赫赫有名被灭了十族的方孝儒老师,只怕便是这一位严蕊MM了。
忠臣对名妓,虽然乍看起来有些荒谬,转念却想想也是相配的……笑。不闻历代诗人在杭州题诗,还经常把岳飞和近在咫尺的苏小小嵌入同一联中?且不论在古时,女子读书识字机会本来极少,有见识、能名留青史(情史?:)者除了少数名门大家闺秀,如谢道蕴上官婉儿,其余的无不以风尘者居多。而且说起来,那些女子的气节心怀,未必就比那些名臣烈士差了——翻翻明末清初历史好了,那种乱世里的,男子为臣为将的、多做了软骨头墙头草,论起来,还是秦淮河上的脂粉里每多高风亮节。
扯远了,不说。还是说说偶家的严蕊MM吧。其实二拍里面单独有一篇《甘受刑、侠女著芳名》,专门讲述严蕊的故事,也算是广为人所知:
“天台营妓严蕊,字幼芳,善琴奕歌舞丝竹书画。唐与正仲友守台州,于其善,常招之侍宴。朱晦庵以使节行部至台,欲謶仲友罪,遂指其与蕊为滥,系狱月余。
“蕊虽备受捶楚,而一语不及唐。狱吏诱使早认,劝曰:‘汝娼家,此罪不过杖数十,何苦桀骜徒遭牢狱?’蕊答曰:‘身为贱妓,纵与太守有滥,自知罪不至死。然是非真伪,岂可妄言以污士大夫!虽死,不可污也。’于是再痛杖之,仍系于狱。两月间,一再受杖,委顿几死。然身价愈腾,至彻埠陵之听。”
(晕,是不是偶一口气掉书袋掉太多了?古文太长了恐怕看的头晕吧?)
“未几,朱改除,而岳霖商卿为宪。怜之,命做词自陈。蕊口占《卜算子》云:‘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