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出征道远,风沙漫漫,朱昱深走到道口,忽又勒转马头。
日破云出,阳光无声息浇洒下来。
他御着马,慢慢行到柳朝明面前,卸下别在腰间的“世上英”,往前递去:“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这是本王的信物。
——本王当许你三诺。
——一诺北疆太平,民生安泰。
——二诺斯民小康,家给人足。(注)
——三诺江山昌明,盛世承平,天下永济。
日光洒在通体墨黑的剑身上,流转出隐隐光芒。
“恩师便信我,恩师都遍寻不着的一个‘济’字,我如何寻得到?”
“我信。”孟良道,“当年便听人说,柳家有子,自字为昀。”
“好。”少年时柳昀点头道,“那柳昀便以这一生去求一个解。”
剑身上的光芒汇在一起,夺目得要与日争辉。
柳朝明淡淡笑了,伸出手,接过了世上英。
(第六卷 完)
第268章 终章
(七年后)
秦淮的雨一下起来就没个完, 永济十三年刚入春,悬在南京城上的云团子就没散过。若是早些年, 人们逢了这样的天气, 定要说一句春雨扰人, 但这几年日子渐好,看着连天接地的烟雨, 反倒要感叹“春雨贵如油,下得久才好哩”,境由心生可见一斑。
日子的确是大好了。
晋安三年, 湖广的堤坝重筑后, 扬子江的桃花汛就再没犯过, 永济九年入夏,户部尚书沈奚与工部官员亲临武昌府, 再次主持加固河堤事宜, 修缮后的堤坝,可保日后数十年无汛。
永济六年, 震惊天下的屯田大案结审后,左都御史苏晋联合兵部下达咨文, 令地方官员将士积极自查,隔一年, 各地军屯民屯所收的粮食几乎增了一倍,边疆军饷供给富足, 多余的充入国库,国库盈足。
至永济七年, 内阁首辅柳朝明领皇命,提出“斯民小康,家给人足”,令左都御史苏晋肃清吏治,清查官场风气;令户部尚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