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咧!谢谢姨!我去工作了,下次再给姨打电话!”
挂断电话前,俞蘅照例叮嘱明明,如果c城那边情况坏到无法控制了,就赶紧到老亢村来,明明也认真应下了。
至于明明寄来的两箱东西,足足等了二十来天来到,明明那边也差不多,心疼地说摔坏了一罐子腌萝卜。
到了这个时候,相关部门再怎么压,怎么安抚,民众还是显出一点乱。这种乱在社会大秩序下的管理下看着还在掌控之中,可底下涌动的暗流却在积蓄着,逐渐透出让人更加害怕的力量,这股力量瞅着时机就等着喷涌而出,来一个天翻地覆。
而这个时机已经不远了。
随着秋末冬初的到来,南边在稍稍得以喘息之后,再次迎来大规模的降雪,而北方在雪天马不停蹄地奔走了几乎一年,早就疲惫不堪。电视上,气象专家的话已经成为最不值钱的废话,在事态无法用科学来解释的时候,人心就已经乱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止遵循社会规则,也在自然规则指引下往前迈进,缺一不可。冬热夏冷,这是连孩子都知道的道理。在根深蒂固的观念被推翻之后,不止内心恐慌,外部异变的生存环境会加剧那种惧意。
他们怕以后物价会更高,还怕今后有钱都花不出去。因此不管上级怎么调控,在冬天来临之后,物价上涨的趋势又是一个个小高峰。
老亢村里,周清荣再次和周建业等人一起上庆省买东西,他回来时说:“都要用抢的!还好我要买的是照明的东西,抢的人少很多。”俞蘅的想法是,食物存够今后三四年的分量就够了,再多的话用不完,过期就太浪费了,不如留着给其他人去购买。
而且,其实只要度过头两年艰难的适应期,之后就能有别的食物来源了。总有耐得住严寒的生物存活下来,人都是适应性很强的动物,不管面前什么挫折,只要不是兜头就灭绝了,总能撑过去慢慢适应,届时重新找新的食物来源就行。他并没有储存太多食物的打算,不现实也没有用,倒不如多存一点工具用品,那些才是越用越少的东西。
周清荣又存了一批蜡烛火柴打火机,这些东西不起眼,俞蘅却是有经验的,电煤油气等生活能源,人类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极为依赖它们,依赖度如同依赖空气,虽然是必需品,但就是太常见了导致灯下黑,因此在采购物资的激烈竞争过程中没闲心落在这些东西上,就算有的人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