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能说是假的。”在巷牙镇出现异象的时候,京都就有公文下达,命巷牙镇政府维持好秩序,守护这一片安定,公文留档在官网上还清晰可见,直到今天,可没有更新任何迁徙巷牙镇的公文,老亢村收到的公文明显格式落款都不对。
因着这连绵的雪,国家机关几乎冻结,政令不通无法下达是正常的,底下的人想搞些什么动作也无所顾忌。军车入巷牙镇那一天俞蘅也去看过,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团的规模,也不知道是哪地的军团。
在以前,军团调动的消息是比较难掌握,窃取的难度高也比较危险。不过在得知有灾民过来之后,俞蘅第一时间就花费时间去侵入最近的两个军团驻地内网。最近一个驻地在本省岸市,第二个已经是隔壁省的了,如果有灾民过来,这两个军团是最有实力护持灾民且距离最近的。
雪灾之后,国家机器在不停为被困家中的民众输送物资的同时,也在改建既有建筑以避雪区,方便统一为灾民输送物资。巷牙镇已经“神佑”的原因,不必遭受积雪的折磨,而除雪这项工作,能磨得人脊背发麻。而对外界来说,积雪是最大的拦路虎。
只是那两个军区,俞蘅都没有找到关于护送灾民进巷牙镇的军令。如果不是军令没有存档,那就是只走了纸质流程——这不符合规定,毕竟俞蘅在内部秘网里还看到了岸市军区最新发布的关于清扫xx大雪以做避雪区的最新任务。
俞蘅在想,这支军团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它带来的又是什么人?
周清荣并不知道他妈在瞬息之间已经想了这么多,只问:“那我们该怎么办?我们家是新房子,房间也多又大,村长说让我们一家人睡一间,其他的都收拾出来给灾民住。”前几天,周建安一家终于搬回自己修缮好的家,俞蘅便自己到最右边的卧房住,现在通电了,有电暖气也不必一家人挤在炕上。现在要收拾实在心里不得劲,自家的房子怎么自己不能做主了?
他也是在雪灾时住过李家镇李家的,知晓互帮互助的道理,不然的话家中也不会接纳建安叔来住。
只是主动和被动,心境大不相同。
这份心情,俞蘅也是一样。他还担心一个道理,这被特例护送来的“灾民”,很有可能不是普通人家,不是沾了权,就是沾了钱,等住进自己家,主宾颠倒还未可知。
“病上一病吧。”俞蘅低声对周清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