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学习委员回想起高考三天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其中影响最深的,是夏茗的模样。
“可能是受到了夏同学的鼓舞,考场上特别有信心,所以考得比较好吧。”学习委员由衷说道。
其他人闻言,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对!夏同学特别大方,第一天进考场之前,她跟预考时一样,又给大家发薄荷糖。”
“其实看到夏同学伤成那样,宁可吃止痛药,也坚持去考试,她的毅力和拼搏精神太能感染人了,跟她比起来,我觉得高考也没那么可怕了。”
“没错!大家都是人,夏同学条件这么艰难,她都不怕,咱们这些四肢健全的,还有什么好怕的?”
班长想得更多,他突然说:“我觉得不仅夏同学的精神,鼓舞着大家,她在预考前给大家分析的重点和考点,才是最重要的。”
说到这个,大家都激动了。
“对,我刚想说这个!夏同学太厉害了,她在预考之前押的题,预考的时候,一道题多没中,可是在高考的时候,中了不少题!”
“我也发现了!好多科目,都有题目押中了,虽然不是百分百中,但是题型和答题思路的方向,都是对的。”
“就是因为夏同学之前押过题,我把她押题的相关题型都总结了一遍,也都做过一轮,考场上看到题目的时候,感觉自己捡到宝了,那几道题我敢拍胸脯保证,我肯定能拿满分!”
“我也是!其他题不好说,但那些题,我也有信心不会丢分!”
何老师自己也监考,在监考时来回走动,有时会在某个考生的后面看考生答题,对高考题也是了然于心的。
正因如此,她也发现了,夏茗押题奇准,真的中了不少题。
何老师一度以为,夏茗是不是提前被出题人透题过,可转念一想,夏茗当时押的是预考题,当时距离预考还有一个多月,高考题还没出呢,她怎么可能被提前透题?
就因为被透题不可能,更显得夏茗押题的准确率高得惊人。
其实,这个年代已经开始流行押题了,很多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也能押中一部分题。
因为早几年的高中施行两年制,课程内容少,而且高考题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