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见自家媳妇儿还在吭哧吭哧地继续掀书,找的也很仔细,每本书都散开抖动几下,一点都不放过。也不能干看着只让媳妇儿自己干,于是又学着媳妇儿重新开始找一遍。还别说,真从一本厚厚的诗歌集里抖出来一张折叠的纸,打开一看,画着一棵树,树上一只蝉,看不懂,只觉得挺有意境的,随手和找出的课本、资料放在一起。又开始继续找。
又过了一会儿,两人终于把这堆“书山”都给翻了一遍。萧清韫累死了,但是很兴奋,因为被她捡出来的书本字画里,她没细看就发现了两本很有价值的古籍。
一本宋代刻版印刷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本有着很多名人做了笔记的唐代褚遂良手抄本《论语》。其中,这本《论语》的价值更大,书法大家褚遂良的真迹本来就很难得了,再加上里面还有那么多权臣名相的理解和笔记了,必须当做传家宝!
怀着激动的心情,萧清韫开始对单独放出来的书籍进行进行第二次挑选。挑挑拣拣,最终留下了8本古籍,7本外文书籍,3幅字画。
剩下的古籍里没再发现比那本宋代的《兰亭集序》和唐代的《论语》更有价值的了,基本都是清朝和民国时候的印刷本,只有一本明朝雕版印刷的《兰亭集序》,恩,这本可以考虑以后捐出去。
外文书籍,萧清韫倒是想全部带回去,但目标太大,回去后也不知道怎么放,就按照名著加第一版或出版早来选的。
那3幅字画,其实都是画。有两幅都是清代画家画的,应该是真迹。有一副是宋徽宗的《芙蓉锦鸡》,是临摹的,但临摹的很传神也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而且看纸质、色泽这些,至少是清朝以前的人临摹的,也算是古董了。这几幅画都是有收藏价值的。
萧清韫抱着成果来到穆卫军身边,将书放下后开始筛选他的成果,将堆着古籍字画的这一堆进行筛选,都是清朝、民国的,书籍7本,字画4幅。萧清韫有些失望,不过能够得到那本《论语》和那两本《兰亭集序》已经很好运了,该知足了。
之前没有说要外文原版书籍,穆卫军便没有挑出来。
萧清韫把7本书籍,4幅字画放好,开始整理那堆课本和资料。见最上面一张折叠着的纸张,很像画,便打开看了。这一看,震惊到失语,这,这不是与唐代画圣吴道子齐名的宋代画仙黄果之的《夏蝉》图吗?竟然就这样随意的被折叠了仍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