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双胞胎面包房,一年多了,味道不变,样式越来越多,分量不变,价格也才涨了两毛钱,宣城县的老百姓提起吃面包,第一反应和首选都是双胞胎。
既然要打算做大,李曼青觉着,开分店就势在必行。
店铺选址她找过好几个,蔡雄波两口子的意思是,尽量往中高端上定位,不如去县城百货商场里租个铺面,价格也能提得上去。
但她去看过几次,空置的商铺不多,能空下来的都是不太好的位置,要么靠近洗手间,要么靠近楼梯间的,人流量甚至还不如在广场上摆摊呢。
走中高端路线她也想过,但目前在宣城县这样的内陆县城,还是不大行得通。
只能先把牌子做出去,等以后条件好了再考虑专门开个高端礼品店之类的。
其他人流量大的地方,只有学校和工厂了。学校已经占据二小那样绝佳的地段,她想把第一家分店开在工厂附近。
那几个厂她都去看过,顺着东大河往西边走,一条宽阔的大马路过去,几个岔路分过去就是工厂,每天人流量上万,她特别心动。
问题那附近全是荒地,只有一座小民房孤零零的立在大马路中央,是真真正正的中央,为了这家“钉子户”专门把大马路一劈为二的那种。
她也去接触过,那户人家还真是对得起“钉子”两个字。
听说要租他家一间一楼的屋子开铺子,一来就说这个不许那个不让,譬如不许见明火,不能用大量的电。李曼青说自己用烤箱的肯定会大量用电,他们又说要用电用水必须自己接水管和电线,不能从他家分。还有不能留宿在他家,每天最早七点,最晚六点得离开铺子,不能“逗留”在他们家里。
李曼青耐着性子听他们框框条条说完,终于说到租金了。
不,他们家不要租金,他们要分成!每个月分净利润两成。
李曼青气得心内冷笑,就这么一间这也不许那也不能的破屋子,每个月分她将近一千块钱,当她是傻子吗?
当场就气得出门了。
出门后心口仍气得不行,工地上工资快发不出来了,她得赶紧帮着”开源”才行,这分店势在必行。
于是又顺着大马路往里,还真让她给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