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但这样的地方,最近几年在走下坡路。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日子还算过得去,家家户户都拼命生孩子,人一多平均下来地就少了,即便队里年年大丰收,也架不住人口基数太多。
而且,现在也不是年年大丰收了,至少,和别的公社没什么大的区别了。
有两个原因,第一张家沟的土地虽然都是良田,但这些年没有做任何的科学养护,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也许是以前用的地下水太多了,他们村现在的井十口有六七口都干了,再也打不上水来了。
尽管几年前市政府已经派工作组重新打了井,出水量也不错,但有些社员很迷信,认为公社里的水源干枯了,好日子马上到头了,一传十十传百,严重影响了村里的士气,肯定也会影响集体劳动的积极性。
情况本身已经不乐观了,还出现了一件让张家沟公社书记特别气愤的一件事儿。
张家沟公社的旁边是李家沟公社,虽然名字只有一字之差,但李家沟的日子比张家沟差多了,人多地少不说,土地一半以上都是盐碱地,最近几年的日子才稍微好过些了,在这两个公社之间,有一片荒山,山上有林山下有湖,物产虽然不算丰富,但靠山吃山,也给公社带来了不少便利,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荒山所有权归张家沟公社所有,公社领导也很重视,一年四季都有社员轮流上山巡逻,为的就是不让李家沟公社沾到一点儿便宜。
以前李家沟比较穷,自觉天生矮一头,虽然觉得张家沟这么做不合理,但也不敢有任何意见,现在李家沟富裕了,新换的公社书记特别要强,觉得荒山既然在两个公社之间,严格来说,离他们公社还要更近一点,既然所有的土地都是国家的,荒山也是一样,那张家沟这么做就非常不符合政策了,是典型的私占行为。
因为这件事,李家沟的公社书记多次跟上级领导反映过了。
这件事虽然不算太大,但真正处理起来也很麻烦,区里的领导敷衍了他好几次,都没有下文。
李家沟的公社书记非常年轻,还不到三十岁,为此特别的气愤,干脆绕过上级直接告到了张市长这里,张市长很忙,不可能亲自处理这种事儿,让赵珍珍跟下面的人说一声,务必要尽快处理。
但没想到事情还是一拖再拖,公社书记忍无可忍,脑子一热,组织了很多社员来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