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屋,从白瓷手里拿过包袱,放在崔氏身边的小几上,“这是给您和二姐的。”
“小淡。”崔氏表情严肃,既没让简淡坐下,也没有打开包袱看礼物的意思。
简雅收拾好心情,微微笑着,饶有兴致地观察简淡的脸,希望在那上面找到尴尬、失望或者伤心等任何一种表情来。
然而都没有,简淡只是定定地看着崔氏,想从后者嘴里听到让她更失望的话。
“我很失望。”崔氏继续说道,“姑娘家以贞静贤淑为美,当谨言慎行,你明白吗?”
简淡装傻充愣,“女儿不懂,还请母亲明示。”
崔氏见点不透她,心里又多了两分反感,说道:“你祖母……罢了。”她停下话头,吩咐王mama,“你把‘内训’拿来,等下让三姑娘带回去好好读一读。”
她觉得自己不了解这个女儿,怕言多必失,不如日后慢慢教。
“坐吧。”她指了指那个包袱,“里面是什么?”
简淡打开包袱,说道:“这是女儿亲手做的里衣,母亲一套,二jiejie一套,我自己也有一套。小淡不善针线,还请母亲和二姐别嫌弃,我多年不归,想借此和母亲jiejie亲近亲近。”
“嗤……”简雅不屑地轻笑出声。
崔氏扫了她一眼,示意她收敛些,又对简淡说道:“你这孩子说的什么话,你是我女儿,别说是里衣,便是送个线头,母亲的心里也是高兴的。”
说到这里,她亲手解开包袱皮,把两件里衣看了又看,夸了又夸。
里衣淡粉色,用的是江城细布,轻薄柔软透气,乃是大舜最好的里衣料子,因为制造复杂,价格达到十两银子一尺,一身下来要几十两银子。
简家以俭朴为美,崔氏只在出嫁时做过两套。
提到出嫁,自然可以延展到出嫁前,再提起做姑娘时的风光就自然多了。崔氏回忆年幼趣事,最后才落到名号和私章上。
崔氏让人拿出一张自画的小像,指着落款儿说到:“梨香阁主,这名号好不好笑?可惜当年出嫁时忙中出错,这枚私章不知落到何处,再也没见过踪影。”说到此处,她期待地看着简淡,“将来再有合适的料子,母亲定要再刻一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